替大家试过了,用这个方法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真的很简单!

30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想必对很多老师来说都很头痛,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才能“如盐入水”地融入课程思政,而不是生硬地植入课程思政。别担心!今天这篇文章就以OBE教学理念为基础,教大家如何在一个完整教学活动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来“丝滑”地融入课程思政!

内容图片

一、确定课程目标

 

我们都知道,OBE教学理念就是以教学成果为导向,通过成果反馈来指导教学活动的优化。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好这门课程的目标。课程目标主要分为专业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在确定好专业目标后,就可以根据专业目标的情况来得出课程的思政目标,随后再根据思政目标来挖掘相应的思政元素,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和教学方法就能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了。

 

 

 

二、挖掘思政元素

 

在确定好课程的专业目标和思政目标后,下一步就是根据确定的目标来挖掘思政元素。

 

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前,我们需要先梳理出课程专业的知识点中可能蕴含的思政主题。比如职业认同、爱国情怀、生态文明、社会责任、人文素养、生态文明、社会责任等,这些主题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成实践创新、爱岗敬业、文化自信、团结协作、绿色环保、科学精神等具体的思政元素。

内容图片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确定好的思政主题去寻找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形成思政教学的资源库。案例既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件、近期的时事热点,也可以是行业的最新动态以及历史人物事迹等。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内容最好能多一些,这样可以让本专业的不同课程中的不同内容都能用得上。

 

建立好思政教学资源库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挖掘课程中每个章节知识点的思政元素,并把思政资源库里的合适案例与章节的具体内容相匹配,在讲解知识点过程中自然地引出思政元素。注意一定不能是生硬地强调,而是要让学生能产生这方面的联想,进而有所感悟。

 

三、选择教学载体

 

OBE教学理念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主线,让学生能主动地思考、观察和分析,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课程知识,感悟思政元素。

内容图片

(一)课前

思政元素:科学精神、团队协作精神、深度学习

 

思政融入载体:元助教、案例视频、思维导图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师:在元教材平台上传案例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来预习本次课的内容。视频要能体现科学精神相关的思政元素,如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等;用元助教的分组功能给学生分配小组后发布预习任务(观看案例视频并绘制思维导图。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视频,形成答案)

 

学生:在元教材平台观看案例视频,小组协作共同完成预习任务。

 

(二)课中

 

思政元素:团队协作精神、乐学善学、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勤于反思

 

思政融入载体:课程案例、小组讨论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教师:元助教投屏展示行业内的案例以及时事热点,结合案例来讲解课堂知识,针对案例中的内容发起讨论,随机抽取几名学生的发言并进行点评,组织组间互评与学生个人自评,总结回顾课程中的重难点。

 

学生: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并做好笔记,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与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根据其他学生的发言和教师的点评来总结完善自己的观点,开展组间互评与个人自评,与教师一起回顾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巩固新知。

 

(三)课后

 

思政元素:家国情怀、职业责任感、勇于探究、创新性思维

 

思政融入载体:线上教学资源、拓展任务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在元教材平台发布课后作业,给学生推送与课程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及时批改作业并反馈给学生,并给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升能力。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并查阅学习拓展资源,查看教师的点评并根据教师反馈进行改进。

 

四、立足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能够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课程思政的融入情况。所以在最后,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涵盖多个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思政育人的理论知识、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

 

比如,我们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如元教材的数据记录、分析功能,考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为了丰富评价的主体,还可以加入除了教师评价之外的组间互评、学生自评以及企业导师评价,从多个方面来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全面性。总结性评价可以综合学生的期末作业成绩和多主体评价结果。

内容图片

以上就是关于以OBE教学理念为基础,在教学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有关课程思政或者元教材的内容,可以在在众师云案例智库或众师云社区查看!


发布于:2024年07月24日 16:12:3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