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了往届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后,我悟了

2023年的教学能力比赛国赛在鲜花与掌声中圆满落幕,共有70多个团队在比赛中斩获大奖。在对往届的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后,我悟出了这些启示。

1.选题要新颖
要参加教学能力比赛,作品的选题应该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紧跟时代要求。主题必须突出新颖和现实意义,并且还要能结合传统的知识点来拓展新的知识点,实现知识的裂变。选题可以参考“一带一路”“智能智造”“互联网+”等内容。如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的作品《“文旅+互联网”数字营销策划》和2020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的作品《智能之旅——智能网联小车无接触配送功能测试与装调》等。
2.把抽象事物直观化
在获奖作品中,教师通常都会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把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问题给直观化,通过简单的动画、微课等多种信息化手段把晦涩复杂的知识点具现化,让知识点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如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的作品《中国古船三维模型复原实践》,教师通过用VR沉浸式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嘉兴红船的构造,把原本抽象的船只构造变得直观了。

3.设计要有创新性
教学能力比赛的作品要能体现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明确教学问题是什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还应在教学方面不断创新,设计巧妙的教学思路。如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的作品《中国古典舞》就创新性地使用AE将教师录制的难点动作制作成动画课程资源,并结合道具辅助学生逐步突破重难点,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创新。

4.实现思政教育
教学能力比赛的作品要坚持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自身职业素养,并将其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在教授学生课程技能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如2020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的作品《云联北斗 隧贯山河——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注重职业能力提升、劳模精神弘扬、工匠文化浸润、工程思维能力培养等思政元素。

教学能力大赛已经举办多年,在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进。想了解更多教学能力比赛的精彩内容欢迎搜索众师云解说、社区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