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发展蓝图与实施路径

3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一、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注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职业院校需围绕本校的智慧教育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组建高素质的建设团队,动员全校资源,确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核心地位,确保充足的经费支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整体规划,稳步推进各项实施工作。要明确建设责任主体,构建一个从决策层到执行层的完整建设体系。要积极推动智慧教育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加快智慧教育创新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的建设,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制,增强与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注重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推动智慧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创新,广泛吸纳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一个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资源库。

二、搭建平台构建立交桥,促进各个建设单位资源共建共享,强化资源的有效应用

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并加快具有本校特点的平台建设,融入信息化建设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与教育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平台、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云平台的有效对接。鼓励有关方面搭建促进区域性平台,加快编制、发布职业共享,强化资源数据接口规范,推进各类平台互联互通,打造立体式的共建共享资源立交桥。同时,提升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加强实训课程的比重,强化社会服务,开展多层次的研学交流,以便能最大化地利用好虚拟仿真资源。

三、立足实际、育训结合,打造VR+优势专业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立足实际,根据职业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实训过程的教学设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人才培养方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和开展1+X相关职业技能学习和认证,聚焦学校特色专业,育训结合,打造适合教学人才培养与地区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的虚拟仿真实训课程体系。建立现代化智能化高仿真校内实训基地,从实际出发,实现与职业岗位的紧密对接。遵循专业实践教学“岗位轮换、主辅技能”的原则,开设项目化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强化专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为学生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奠定基础。打造以VR+优势专业,技能考证、技能比赛、项目化教学的多元融合课程体系。

四、深化“三教”改革,全面推进数字化升级,打造突出特色亮点

加强多元团队建设和协同创新,大力加强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的培训,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人才培养及实训方案;提高教师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脚本设计和转化能力,将现有教材升级为数字化、动态化教材,实现专业教材立体化和可视化;加强虚拟仿真实训资源与课程建设、新形态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融合,运用VR技术,建立智慧化课堂,开展趣味闯关、实践模拟等多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推动学习范式、教学模式变革和方法创新。

五、凭借技术平台优势,融合技术与实训场景

在深入剖析技术发展趋势、实训需求、行业标准及市场应用前景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规划,从技术应用、实训需求出发,通过技术平台与实训项目的紧密结合,由技术引领实训,由实训深化理解,由理解激发兴趣,由兴趣驱动学习,实现技术与实训的深度融合。构建涵盖基础实训、高级技能培养、技术创新及社会服务等多维度的实训基地综合体系。



发布于:2024年12月05日 17:49:2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