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获奖教师是这样开展课堂讨论的,太有效了!
在日常教学和参加比赛中,只要是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内容,都少不了需要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但是,很多老师对于课堂讨论的理解常常停留在表面,学生小组只要讨论一下,走个过场就行了,主要还是由教师来讲课。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开展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课堂讨论只有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才能有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形成。
那么,课堂讨论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它发挥应有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呢?今天这篇文章就通过获奖教师的经验来给大家详细讲讲课堂讨论的有效开展做法!
1.提供材料,形成共识
在课堂讨论中,为了避免话题跑偏,或者只交流各自固有的偏见等情况,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共同的材料让她们阅读,从而对即将开展的话题讨论形成共同的概念和思想,减少话题跑偏的情况。而这些材料也能让学生在讨论时发散思维,为进一步开展讨论提供相应的信息,促进课堂的讨论更集中更深入。
2.选择合适的话题
在围绕某个话题开展课堂讨论之前,我们必须明确给学生的话题是合适恰当的。要讨论的话题一定不能是那些已经成为事实的、毫无争议的话题,而是要选择那些学生在学习中、在知识点中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最好能以问题链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根据讨论一步步找到答案。并且问题的答案最好也能是开放式、多样化的,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多准备几个备用话题,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出答案。
3.避免让教师来引导讨论
在开展课堂讨论时,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和思路得出既定的答案,那么不仅会大幅度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会让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变成以老师为中心的操纵练习。所以,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是辅助学生的“导游”,而非主导讨论话题的“领导”,对于学生的讨论一定不要过多干涉,点到即止就可以了。
4.明确讨论的目的
当我们决定在开展课堂讨论时,一定要事先明确好课堂讨论的目的是什么,根据目的来开展课堂讨论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讨论锻炼和培养各项能力。比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探讨一系列观点或发现新的观点、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和同理心,学会主动聆听她人的看法和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等。
5.注意学生小组人数
因为课堂讨论一般是小组之间进行的,所以我们在开展课堂讨论时,一定要注意小组的人数是否合适。小组人数太多,有的学生就会产生从众心理,跟随和认同小组中较为活跃的同学的观点,也就不会产生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了。而小组人数太少,也难以形成讨论的氛围。所以,在进行分组讨论时,最好确保学生小组的人数保持在一个较为合适的区间里,如4-8人左右。但并不唯一,各位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数上的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有效开展课堂讨论的5个要点讲解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有关教师教学干货的内容,欢迎在众师云社区页面搜索查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