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这才是能拿奖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设计!
对于一般的教学评价来说,可能更注重考察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但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却很难考察。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却能有效地将原本隐藏在教学内容背后的价值导向、道德教育等隐性元素显性化,使教学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和立体。那么,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具体又应该如何设计呢?今天这篇文章就以《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为例,给大家详细讲讲!
一、课程思政评价理念
1.核心理念
立德树人可以说是课程思政的首要目标,“育人”先“育德”,不仅要传道受业解惑,更要实现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所以在教学评价的设计中,一定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要领,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它为最优先,在此基础上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放到《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中,就是在坚持立德树人核心理念的同时,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较好地体现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比如在讲解汽车零件的拆装过程中,就可以观察学生是否体现出对汽车安全的重视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从而展现出工匠精神的体现情况。
2.兼顾评价
如今的教学评价必然是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自然也不例外。因为课程思政教育同样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教学检验才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果,它不仅体现在学生最终形成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上,还体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学生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参与度、思维培养情况、情感态度等)。所以,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一定要兼顾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在《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中,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兼顾的教学评价就可以体现在不仅要关注学生最终形成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素养、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情况,考察学生是如何将这些思政理论化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比如在一个关于汽车发动机的拆装项目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在小组团队中的合作能力、贡献度、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纳入到评价范围中。
二、课程思政评价维度
与一般的教学评价相似,课程思政同样需要确定评价维度,从而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课程思政的评价维度一般分为以下4个方面:
1.知识理论掌握维度
与教学评价类似,这里的知识理论掌握主要是思政教育方面的知识理论,包括思政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它的考察方式与一般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考试等)相似,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或课堂提问中加入两到三个课程基础知识之外的问题,让学生作答,从而检验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比如在《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中,就可以通过考察学生在汽车拆装过程中对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了解情况以及运用这些内容来分析现实问题、项目的表现,来检验学生对这些基础思政知识的了解程度。
2.行为表现与实践维度
在这一维度中,主要是强调学生将理论知识外化为实际行为的能力,通过做题的方式可能难以体现,必须要观察学生在实操环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表现才能得出结论。在《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中,我们就可以观察学生在汽车拆装的实操环节中是否遵守安全规程、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这些行为往往体现了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或者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来考察学生是否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3.思维素养培养维度
这里的思维素养主要是课程思政中较为重要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勇于创新、批判质疑等思维也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所具有的素养。所以,在课程思政评价中,也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考察内容可以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等。放在《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中,思维素养培养维度就体现为学生在拆装过程中是否提出了创新的想法(比如改进拆装的工具及方法,从而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在小组讨论和项目探究中能否从多个角度看待某个社会现象,不盲目跟风、有自己的思考路径等。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可以说是整个课程思政评价的核心维度,它主要是评价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感兴趣程度、态度以及是否认同其中的价值观。这一维度的考察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让学生做题,也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小组讨论、思想汇报、辩论赛等方式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所展现的行为与价值观。放在《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中,就可以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汽车拆装过程中如何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拆装方法来延长汽车零件使用寿命的方式,考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环节保护等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课程思政评价方法
1.评价主体多元化
由于上文中已经提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设计要兼顾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所以此处就不再过多赘述,把重点放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上。与一般的教学评价类似,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同样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评价,还需要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通过将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让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教师的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反馈和指导;小组互评能够帮助学生之间相互理解,共同找出对方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学生自评则能够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培养自我反思能力。
2.评价载体信息化
传统的评价载体可能是记录在纸面上的评分表,但信息化的评价载体则可以精准地得出课程思政的评价结果。比如在教学中接入在线学习平台(如元助教、学习通、智慧职教等),记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成长轨迹以及参与学习的具体情况。这些数据也是进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在线学习平台中的分析功能也能自动对学生的作业和表现进行评分与反馈,减轻教师工作压力的同时也能提高评价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以《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为例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设计讲解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教学评价的内容,欢迎进入众师云社区页面搜索查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