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自从“思政”理念被提出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创新。与传统把思政课作为育人主渠道的观念不同,“课程思政”是将所有课堂作为育人主渠道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首先,我们要理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个概念。
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实在在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侧重点在课程。
课程思政是一个理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 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侧重点在思政。
思政的本质是把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发展三个规律进行有效结合。
关键是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用好教育这个主渠道。
老师要明晰“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让学生清楚“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对谁做,做什么样的人”。
在这里有一些建设探索路径可供大家参考学习:
1、创设“职业基本素养”课程,形成并实施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体系。从学生到职业人,凝练职业人核心要素,形成特色教学内容。
2、高校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重要议程。积极推进国家有关政策的落实。
3、与当前学校实际结合起来,形成科学的制度,并在课时、学分、备课、考核等多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4、组织思政课老师与其他老师共同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育人共同体。共享信息,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5、育人先育己,组织教师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教育实践,提升评价反馈的力度。
6、学校建立“课程思政”管理、践行及监督体系,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7、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固化“课程思政”工作成果。
总之,就是各部门引起重视,完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观念转变,要认真制定学校课程育人工作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