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连课堂结尾都做得这么好,不拿青教赛第一名真说不过去!
一般来说,具有“凤头、猪肚、豹尾”三大要素的文章,才能称得上是好文章。其实,在青教赛的课堂教学环节中也是一样的。既要有好的、吸睛的课堂导入,充实、饱满、丰富的内容讲解,简洁干脆、能够给受众带来启发与思考,产生情感共鸣的结尾,才能称得上是一堂好课。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带大家一起来赏析一下第七届青教赛五大组别一等奖第一名教师是如何进行收尾的!
【文科组】一等奖 第一名
清华大学 郭璐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逐字稿内容】
最后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我们今天学习了北魏都城洛阳,这样一个游牧民族,在中原文化地区,所建设的都城的规划特色,首先它遵循礼制传统,建设了非常严格的内城,而在内城的基础之上,为了安置大规模的移民,又采用了源自游牧文化的里坊制度,而礼制传统与游牧文化交融创新,形成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上的一个全新的空间模式,这样一种模式,就是在文化的交融互促当中,所形成的一个规划的伟大创新。
就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所说的展开历史的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北魏洛阳城的规划也启发我们,在城市规划当中,也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吸收多元文化,来彰显中华文化的特色。(由于篇幅过长,此处仅放出部分逐字稿内容,具体请以视频为准)
在课堂结尾中,郭老师主要是通过回顾内容、联系现实、情感投入和布置作业等方式,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收尾的。首先回顾了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即北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是如何在遵循礼制传统,建设严格内城的同时,又采用源自游牧文化的里坊制度,融入了游牧文化的特点,让礼制传统与游牧文化进行交融与创新,两种文化交融互促,最终形成了新的城市规划模式。通过这一事例,郭老师还通过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的方式联系现实,将古代的城市规划与现代的民族团结进步联系起来,不仅强调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还提出了在城市规划中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吸收多元文化,以彰显中华文化特色的观点。还布置了让学生选择一个都城的例子来分析其规划如何继承前代基础并对后代产生影响的作业,鼓励学生将课程内容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理科组】一等奖 第一名
上海交通大学 赵维殳《极端生物学》
【逐字稿内容】
那么我们来小结一下,我们高温下的细胞膜。高温对于细胞膜的影响从无序度增加开始,导致流动性增强,通透性过高,最后阻断了ATP的合成,那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高温下煮虾,
虾会变熟的一个原因,至少从细胞膜上来讲。那么耐高温的生物,三种不同的策略,通过饱和脂肪酸,首先解决了这个无序度过高的问题,那么进而就解决了流动性过高的问题。
但是,脂肪酸能够坚持的温度并不高,它只有50-60摄氏度,饱和脂肪酸的上限。那么还有两种策略,哎通过在细胞膜中插入这种大分子,帮助它维持。那么一种是胆固醇,能够降低流动性,能够减缓通透性。那么它能够坚持的温度就比较高了,在60摄氏度以上。那么此外还有一种,长链烷烃的这种策略,能够在100摄氏度以上,保持细胞的这个活性。好,那么可能有同学听到这里会问,咱为什么费那么大劲去研究高温生命,咱们明明生活在中温的环境中。(由于篇幅过长,此处仅放出部分逐字稿内容,具体请以视频为准)
在课堂结尾中,赵老师先是回顾了高温对细胞膜的影响,包括无序度增加、流动性增强、通透性过高,以及最终阻断ATP合成的过程,再次解释了虾会在高温中被煮熟的原因。并介绍了耐高温生物的三种策略: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长链烷烃,这三种策略的耐高温范围逐级递增。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研究高温生命”从而过渡到“胆固醇和长链烷烃在同一个细胞中同时作用时,细胞膜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对高温生命和人体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讨论题,并联系到最近的一些医学研究,暗示胆固醇和长链烷烃可能存在竞争关系或相互抑制的作用,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献的方式进行拓展,探索胆固醇和长链烷烃关系的奥秘,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并在最后再次用课堂导入时的普通虾和热液虾在高温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强调了耐高温策略的重要性,还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为下节课的内容埋下伏笔,增加了课堂的连贯性,也给受众带来了期待感。
【思政组】一等奖 第一名
武汉大学 徐嘉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逐字稿内容】
所以第一部历史决议的诞生,它也是非常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的,那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来看我们通过延安整风运动,作为自我革命的这样一种重要的方式,以党书学习,以党书的阅读和梳理,进一步的推动党史学习,再到延安整风,这样的一个特殊的切入点和逻辑线索,我们看到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党历史的梳理和总结,是多么的可贵和重要,通过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党史学习进一步的推动,我们在政治共识上达成了空前的团结,党史学习,对于确立毛泽东在当时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才有后来的中共七大,它成为一个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当中谈到,他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保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那么,党史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引导全党在开启新征程关键时刻,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赶考的清醒,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来引领新的伟大社会革命。这也是在前一段时间,二十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我们继续在新的征程上,保持党的学习的重要性,党史学习的重要性。(由于篇幅过长,此处仅放出部分逐字稿内容,具体请以视频为准)
在课堂结尾中,徐老师通过对党的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强调,说明了历史决议、延安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继续学习党史的内容,对课程结尾进行了收束。首先,徐老师强调了第一部历史决议的标志性意义,然后提到延安整风运动作为自我革命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和梳理,推动了党史学习的教育。并说明了推行党史学习,不仅推动了共产党人在政治共识上达成空前的团结,还确立了毛泽东领导的核心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才有了后来成功的中共七大。所以党史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需要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引领新的伟大社会,表达了对党史学习重要性的认可。
【医科组】一等奖 第一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叶枫《普通外科学》
【逐字稿内容】
好,同学们,小结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疝的概念主要包括什么,外因和内因分别是什么,压力和强度的改变,两大要素,两个因素,而疝的概念包括器官通过薄弱点发生了移位,我们讲三要素,而在整个的治疗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评估他的分型有四型,在手术治疗的整个原则当中,我们讲,虽然手术要及时,但总的治疗原则几句话,五句话。成人的腹股沟疝,只有手术才是根治,婴幼儿可以不手术,嵌顿型疝必须及时手术,而绞窄则只能什么,进行急诊手术,硬化剂这样的治疗,在临床则必须进行相应的杜绝。
所以整个疝的外科的发展,同学们有没有意识到,腹外疝的修补,不仅仅是对于腹壁的这样一个重塑,它更是什么,更是外科治疗当中,对于疝,这样一个影响大家生活质量的疾病,充分重视,到了患者作为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样一道题目,我们前面提到了,疝的分型当中有嵌顿性疝和较窄性疝,以及常见的易复和难复,那针对这样的情况,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相比,是不是治疗嵌顿性疝就更有优势呢?(由于篇幅过长,此处仅放出部分逐字稿内容,具体请以视频为准)
在课堂结尾中,叶老师简要地总结了疝的外因和内因两大要素以及疝的三要素概念,并说明了疝的四型分类以及五句话的治疗原则,按照“2345”的顺序把整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概括。还强调了腹外疝的修补不仅仅是腹壁的重塑,更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融入了重视患者生活质量的人文精神与关怀,并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嵌顿性疝的优势比较,从而过渡到腔镜手术的目的是微创,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要保证患者最小的创伤,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强调了治疗原则的重要性。还通过推荐中国和国际最新的腹外疝治疗指南,为学生提供了课程的延伸,增强了学习的连贯性。
【工科组】一等奖 第一名
中国农业大学 程楠《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
【逐字稿内容】
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从微观视角和分子水平,学习了亚硝酸盐的基本特征Root,以及它的作用原理Reaction,还有它的检测方案Regulation,形成了一个完整的3R知识体系,不仅回答了我们课程开始时提出的那两个问题,也训练了大家的专业思维。并且在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还不知不觉地用到了很多曾经大二和大三上学期学习的知识,比如说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食品毒理学等等,我们把它称之为,专业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而同学们,你们可以进一步尝试一下跨学科和跨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就请大家以我们这种4.0思维为突破口,去设计一个智能防控火腿当中,亚硝酸盐风险的双创方案,并提交到线上教育平台,在下节课进行翻转课堂的路演。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阅读一下这些资料。以上就是我们这堂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在课堂结尾中,程老师用3个R总结了本次课的内容,分别是亚硝酸盐的基本特征(Root)、作用原理(Reaction)和检测方案(Regulation),简洁干脆地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了本次课堂的所学知识,以汇报的方式把本次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与亮点内容(食品化学、食品分析等不同专业课中的知识点融合)进行了凝练,鼓励学生尝试跨学科和跨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并布置了设计智能防控火腿中亚硝酸盐风险的双创方案的课后作业,还将在下节课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路演。从整体来看,程老师的课堂总结非常简洁,概括性强,不仅突出了本次课内容的重点,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创新和实践导向。
以上就是关于第七届青教赛五大组别一等奖第一名教师如何进行课堂结尾的赏析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有关青教赛的内容,欢迎进入众师云社区页面搜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