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教学比赛国赛一等奖的实力,连课堂提问都这么有新意!

28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课堂提问一直都是我们营造课堂氛围,进行师生互动的一个经典方法,但要想在教学比赛中脱颖而出,这个提问就需要我们去精心设计,让它与课程内容相衔接,引导学生思考与内化。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精心设计提问呢?不妨来看看往届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中各位优秀教师的表现!

 

1.营造积极的氛围

 内容图片

 

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在面对课堂提问往往会更沉默一些。出现这些问题,原因往往可能是因为没能形成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再加上教师为了避免讲课时尴尬,往往会选择那些表现积极的、坐在前排的学生来提问,不与其她的同学进行互动。这就造成了别的同学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非常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营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比如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引导课堂,对回答的学生给予积极的反馈与认可,尊重学生的多样性观点等等。

 

以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公共基础课程组国赛一等奖作品《饮食 Food》为例,在教案2“菜肴-小组探究推介中式菜肴”中,教师就在课程开始,介绍了菜品佛跳墙的正确英文翻译,并希望同学们不要使用“God use VPN”“Buddha jumps the wall”等错误翻译,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接下来的用英语描述菜品环节以及提问中,学生都非常积极地举手参与,教师也对上台展示的同学和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了积极的反馈与认可,课堂整体氛围活泼、积极。

 

2.选择合适的时机

 内容图片

 

除了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外,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般都不是为了得到那个正确的答案,而是要促进学生的思考,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所以,我们在提问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比如在课堂导入时利用学生对某个话题或概念感兴趣时提问,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讲完一个重要的概念或理论后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知识;在课堂的结尾回顾总结课堂内容后进行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以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组国赛一等奖作品《彩妆产品配方设计与制备》为例,在教案6“设计眼影色”中,教师就通过课前发布的一道题目作为导入:“以下哪盒眼影颜色能热卖?”,查看了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向学生进行提问:“选择选项A和选项C的原因是什么”,在得知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公布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通过在课前导入时利用学生对该题目的熟悉度与好奇心进行提问,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将注意力集中到课程中来。


3.设计恰当的问题

 内容图片

 

在提问时,抛出的问题一定不能是随便的、含糊的、毫无思考与设计的。而是要简洁的、聚焦的、能够与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在激活旧知的同时衔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所掌握的核心知识入手。此外,还可以考虑设计出富有层次性的问题,由易到难逐级递进,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以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国赛一等奖作品《罪犯持械行凶的处置》为例,在教案1“自我防护的安全四要素-新知讲解”中,教师就通过让学生观看真实案例的方式进行导入,并设计了“暴徒共发起几次攻击?”“两名男子分别用了什么防御方法?”“运用了哪些安全要素?”三个问题,逐级递进地过渡到关于本次课的内容中来,让学生在逐步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观察案例深入思考问题。

 

4.使用一定的技巧

 内容图片

 

在提问时,其实也是有技巧的。我们不能只是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就结束了,而是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预留出一点思考的时间,再让学生进行回答。或者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划定1到2分钟的停顿时间,让其她同学进行补充或提问。这种方式会比单纯地一问一答效果更好,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学生回答完毕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反馈,对回答的学生给予肯定与认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

 

以2021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专业课程一组国赛一等奖作品《呼吸系统影像诊断技术》为例,在教案7“肺癌的影像诊断”中,教师在展示周围性肺癌案例图片并提出了“这个肿块密度均匀不均匀?”“周围长短不一的叫什么?”“出现凹凸不平的征象叫什么?”等问题时,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得出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以上就是关于往届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有关教学能力比赛的内容,欢迎在众师云社区页面搜索查看!

发布于:2024年08月29日 16:40:5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