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蕴含的这些课程思政元素,老师一定要收藏!
教育部指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型学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既需要科学家,还需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更需要一大批全面发展的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不仅是技术和经济的问题,更是人才和思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思政教育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本文总结了一些新质发展力可以挖掘的思政点。
1、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因此,课程思政需要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国家意识和责任感的强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一大批有国家意识和责任感的人才。思政教育需要强化国家意识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国家利益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3、团队合作与领导力的培养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合作。所以,课程思政教学可以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的培养。老师可以设计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在集体中发挥作用,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4、终身学习的理念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可以发展日新月异,所以人才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在课程思政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终身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5、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在追求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坚守道德底线和法治原则,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正向价值观的公民。因此,在课程思政中,我们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确保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将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所面临的道德和隐私权等问题作为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对科技发展的道德和法律的框架有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