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成绩?
在当今教育,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已成为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精准把握新课标的精髓,将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深度融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石。
1.研读课标:每字每句完整读完,重点内容熟记于心,理清楚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的辩证关系,这样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才能做到精准,否则教学是老套的甚至混乱零散的。
2.备课精细化:我自己备课必有一本教参、一本辅导书、一本练习册。顺序是先利用辅导书上的整单元思维导图理清楚知识点及知识间的关联。接下来提前先做整个单元的练习题,目的是把握这章的重点及难点题型。最后利用教参把握重难点,重点内容在课堂中多讲、多练,多过手,难点内容利用1-2道典型例题进行细致分析,课堂时间有限,一定利用好,放在重要的内容上,无关紧要的内容略过。
3.上课有检测:上课我会对讲到的重点内容进行及时抽问,立刻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回答不出来的学生,课后单独给我讲解。每节课必有课堂练习,每道题用倒计时进行几分钟限时训练,保证学生练习时适当的紧张度和专注度,在限时结束之前完成的孩子我会立刻帮学生批改并加分,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成就感。数学课堂及时的检测和反馈,让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4.疯狂地夸奖:中下的学生最容易在课堂中消极沉默,因此要给予更多关注,并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答对就花式表扬,答错就帮助补充,不仅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帮助,也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一个班的中下生决定了班级的平均分,这部分学生一般学习习惯不够好,期待他们课后能够独立自主学习很难,因此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重点要放在课堂上。
5.划分学习组,一对一帮扶:老师的时间和尽力有限,课后完全让老师来辅导所有学生根本做不到。据我观察,很多孩子更愿意问同学而不敢问老师,因此划分小组,制定小老师进行课后辅导,小老师帮助的同学在单元测试中进步多少名次就给小老师和进步同学加多少分,一学期评一次优秀小老师和优秀学习小组。班级是一个共同体,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互帮互助和集体荣誉感。
6.多听优质课:听教师对新课标如何渗透,观教师对课堂的把控,思教师对内容的把握,议教师对细节的处理,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时刻做一个学习型的老师,把学习到的东西不断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7.作业精布置:太多作业会让学生产生消极抵抗,敷衍完成反而起到反作用。大量重复题型去掉一些,过于难的题目保留1-2道,保证学生扎实的基础和充足的思考时间,只有学生深入钻研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学、会学、善学。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