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教师爱用的BOPPPS教学模型,详细教学设计解析
BOPPPS教学模型包含6个教学环节,教学设计逻辑清晰且完整,被应用在很多教学比赛的作品中。本文给大家详细分享引入BOPPPS教学模型的课堂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1.B导入(Bridge-in):开启一次学习周期,引起学生注意,增加学习兴趣动机,并解释课程的重要性。
2.O学习目标(Objective):具体说明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包含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课堂教学结束前应该学会哪些内容,达到哪种程度。
3.P前测(Pre-Assessment):解答这个问题——关于这次教学的主题,学生已经知道多少?
4.P参与式学习活动(Participatory learning):这是整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学生尽可能地主动参与其中,利用一系列经过设计的小活动或学习项目以帮助学生达
到先前订立的目标。此活动也包含多媒体素材的运用。
5.P后测(Post-assessment):正式或非正式地证明学生是否已经确实掌握教学内容,并由此直接检测原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6.S总结(Summary /Closure):在教学的最后阶段,让学生有机会简短地回顾教学内容,并再次归纳总结。
一、基本原理描述
(一)BOPPPS导入(Bridge-in)
(1)导入的作用
•吸引学生注意力
•让学生了解课程主题(这堂课上些什么?)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何我需要学它?)
•让学生知道课程重要性(为什么它重要?)
(2)如何设计导入
课堂导入可以按照“三字诀”——“快、准、狠”——来设计。
“快”是指导入速度要快,不能拖泥带水,10分钟的微格教学导入时长最好控制在1分钟左右,最多不超过1.5分钟为宜。
“准”是指导入要紧密关联教学主题和学习目标。
“狠”是指导入要能狠狠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讲一个与课程主题有关的故事
•连结学生有过的经验
•抛出一个与时事结合或与学生平日生活相关的问题作为刺激
•提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说法,或不寻常的事情
•把课堂主题和已学过的内容或未来将学到的知识衔接。
(二)BOPPPS学习目标(Objective)
(1)什么是学习目标
•让学生知道明确的学习方向
•说明学习者在这课之后应该知道什么(认知)、能做什么(技能),或是有什么样的态度或价值观(情意)
•让学习者了解老师对他的期待
•提供老师选择和设计这堂课的内容、教学法、教学活动和后测评估的依据
(2)学习目标设定要求
•以学习者角度出发,数量不宜过多
•设定学习目标时需包括:
①Who谁
②Underwhatcondition在什么情况下
③Willdowhat(performance)将学到什么
④Howwell(criteria)学得如何
Ex1:学生①在无法查找参考资料的口头测验中②,能正确地说出④Bloom认知领
域六项要素的顺序③。
Ex2:学生①能够凭着记忆②,按顺序列出④教材推荐的处理烧伤的六个步骤③。
Ex3:所给的5个体温计的图片中,温度指数在华氏220度到95度之间,学生能够正确读出温度,且上下偏差不得超过1度。
Ex4:给出实验室活动结束或终止的场合,学生会主动选择将设备归还原处。
•使用行动动词(表现型动词),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达成可观察可检测。

(三)BOPPPS前测(Pre-Assessment)
(1)前测的目的
•了解学生的兴趣与能力
•找出可以成为课堂资源的学生
•间接获悉是否需要复习先备知识
•使学生聚焦特定目标,突显课堂重点
•帮助教师调整课程的深度与节奏,能更贴近特定的学生群体
(2)操作方法
(3)前测的小秘诀
•前测最好包含开放式的提问,也就是无法用简单的“是”或“不是”回答的问题。举例来说,“你曾经驾驶过哪种船?”会比“你是否有过航行经验?”更有效。开放式的提问让学生把他们的生活经历加入到课堂中,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投入。
•教学前进行的尝试测验,可包含动作技能、专有名词、细节或者公式等等(例如:“演示正确握住高尔夫球杆方法”、“谁知道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写下硫酸的化学式”)。
•将课堂主题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例如:“你知道什么叫肥胖症?肥胖就一定不健康吗?肥胖有什么危害?”“一听到关节炎,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思维刺激(例如:“若要设立一间托儿所,有哪些事情你需要考虑?”、“如果一间小公司没有管理好它的财务,它可能会出什么问题?”)
(4)强调两点
•与学习目标相呼应
•前后测对应更佳
(四)BOPPPS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1)目的
•提高学生参与度,促使主动学习
•引发深入思考
•强化记忆、理解和应用
(2)三种主要参与形式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由老师引导带领的学生们彼此互动
•老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思考或练习
(3)鼓励主动参与的方法:
•针对某特定问题或课堂内容所引发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讲授中停顿片刻,让学生能反刍一下,可采用书写和讨论,设计问题或简短的应用练习(如解方程式或小题目)
•学生针对课堂关键问题进行批判性讨论,也许可以通过“个人思考-结伴交流-当众分享”(think-pair-share)的方式。
•个体或小组的工作活动报告
•学生共同处理一个问题,再彼此互评
•角色扮演个案讨论、情境模拟
•给出一个思考问题,在后面的活动中再予以解答。
(五)BOPPPS后测(Post-Assessment)
(1)后测的目的
•评估学生学习结果(学生学到了什么?)
•检测是否达成学习目标(预计的目标是否达到?)
(2)强调:与前测呼应,层次升级尤佳
(3)后测类型及方法
(六)BOPPPS总结(Summary)
总结可以包含:
•内容回顾(教学者与学生再次简短概括重点)
•小组总结(让学生们交流彼此小组讨论的过程)
•反馈(使用一些反馈设计,如“一分钟短文”(one-minutepaper)或“疑问点”(muddiest-point)
•表扬成果(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成果)
•应用(未来将如何运用这堂课的内容;提出个人的行动规划)
•延伸思考,课后作业
•个别意见(每个学生快速发表一次心得、想法)。
总结|BOPPPS六大心法
前(凤头):承前、学习动机
•B:吸引注意、引发兴趣的导入
•O:明确、专一、可评估的学习目标
•P1:了解先备知识与能力的前测中(猪肚):学习重点
•P2:专业、互动、有趣的参与式教学尾(豹尾):验收、总结、启后
•P3:检验学习目标完成度的测验
•S:完美收尾、承前启后的总结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仅用于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