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逻辑不够清晰?快试试这个方法!

0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备课充分、课堂纪律组织得好,并不等同于讲课就自然清晰、易于理解,要想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大化,就需要讲课有逻辑并且清晰,那怎么做呢?


给出提纲、背景


教师一上课首先在黑板或屏幕上给出当天课程的简要提纲。课堂上,不时提一提提纲,提醒学生要点之间的转换和关系。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连续性和意义,引入新话题的时候,要解释这个话题与之前材料和课程主题间的联系。如果有新术语,一般一次只介绍一个,每个新术语需打在屏幕上或写在黑板上。


内容图片


语速适中、发音清楚


解释新材料、复杂话题或抽象问题时,又或者是在学生记笔记时,教师讲话的语速应慢一些。在讲述话题间的联系、总结要点或举例子时可以改变语速跟上教学进度。教师在讲话时应当使用普通话,不要夹杂方言或俗语,如果必要需要向学生解释其含义。


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应考虑和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上解释内容,并找出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的要点。开始讲复杂要点前要提醒学生:“几乎所有人理解这一点都有困难,所以要认真听”,讲的过程也要注意学生是否有困惑的表情。讲完一个话题,让学生找出要点,立刻纠正学生理解错误的地方。


逻辑清晰、有条理


讲课的内容需要让学生觉得有条理,首先从课堂结构上做到预告主题、明示话题转移、重述主要观点,讲课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到陌生,从一般性的陈述到具体例子、图示、应用,再重述一遍规则、归纳或原理。教师要用到的提示语有“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要注意听”“要记住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你不用记住这个课程的所有内容,但应该记住”等。


内容图片


多演示,少描述


教师不要告诉学生如何展示一个很有逻辑的观点,而是亲自展示这个有逻辑的观点,帮助学生分析这个观点,一边解决一边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


反复强调


为了强调一个要点的重要性,要有计划地多讲几次,并且没有哪种解释方式能让所有学生都明白,要用不同的方式讲解同一个要点。分别用正式语言、口头语言或用图表、数字都是不错的强调方式。反复的目的还在于让学生跟上教师的节奏,给学生机会补上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内容。


为了使讲课更清晰,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提纲、教学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教师教学更清晰明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进一步能够使其对事件的整体把握和逻辑条理、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于:2025年01月08日 15:14:3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