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新的要素、策略与方法

10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导语: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要素。北京工商大学周付安从教学的三大要素出发,探讨了在创新视角下的九大策略以及可能的创新策略,并介绍了 10 种创新教学法,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全面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丨北京工商大学周付安

 

01. 教学的三大要素

 

教学中的要素有很多的分类方式,不同的分类方式下要素的数量是不一样的,从最容易理解的角度,可以把教学的要素分为以下三类:

•要素之一:内容

•要素之二:目标

•要素之三:学生

 

内容图片


学生:指的是课堂中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差异比较大。

目标:指的是教师制订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师决策的,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

内容:这个特别需要注意,因为即便是同样的课程,内容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比如

《ERP沙盘》,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MBA、EDP都在上,盘面都一样,但承载的内容和目标却完全不同。再比如《中医护理学》,对于不同的专业,其内容和目标就不一样,有的专业只是作为公选课、学时短、要求低,有的则作为必修课、学时长、要求高。

 

02. 创新视角下的九大策略

 

关于教学三个要素,如果从创新视角来说,内容可以从整合性、具象化、高阶性三个方向创新;目标可以从确定目标、导向目标、评估目标三个方向创新;学生可以从个人、社会、自我系统三个方向创新。


内容图片


内容:

u 整合性,越是整合的越是未来的。

u 具象化,越是刺激程度高的越是容易理解的。高阶性,越是解决问题的越是有意义的。

1、整合性

例如STEAM教育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例如整合医学,就是针对医学分科过细导致没有全局观做的。例如把汽车4S店的情境整合到实训教室中。

2、具象化

例如使用AR、VR技术、动作捕捉让看不见的看得见。

例如使用虚拟仿真、模拟软件、模型等等让学生观察细节。例如把英语沟通交流情境的真实案例展示出来。

3、高阶性

例如让学生构建建筑读图的流程和注意点。

例如让学生思辨针对病例的诊断过程。例如让学生优化社会调研过程。

目标:

n 确定目标,越是多维的越是全面的。

n 导向目标,越是精细化的越是有效能的。评估目标,越是针对目标的越是有用的。

1、确定目标

例如在物理课程中设计人际沟通交往目标。例如在制图课程中加入工匠精神的目标。

例如在电视节目主持中涉及多个难度递增的目标。

2、导向目标

例如教师自己设计教学事件的套路。例如教师设计学生活动手册。

例如教师罗列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

3、评估目标

例如教师使用综合性作业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例如教师在课前和课后进行测验对比。

例如教师及时反馈学生既能中的错误。

学生:

n 个人,越是关联学生的越是负荷小的。

n 社会,越是社会化的越是促进理解的。

n 自我系统,越是觉着自己行的越来越行。

1、个人

例如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姚贝娜这位明星讲起。例如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操练并且反馈。

例如教师分阶段回答学生的困惑和疑问。

2、社会

例如教师有意识地营造班级合作的氛围。

例如教师布置小组作业并且引导其完成任务。例如教师通过学习搭档加强学生的责任。

3、自我系统

例如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制定目标。

例如教师让学生反思自己怎么学习更快。

例如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过程中的收获和自信。

 

03. 可能的创新策略


内容图片


 

l 要素之一:内容


内容图片


内容维度的创新非常难,但价值是最高的,内容创新最要紧的是改变知识的表征方式和知识的组织方式。

知识的表征方式是指知识的物理形态,比如实物经验刺激程度最高,概念刺激程度最低。如果学生缺乏实物的经验,那就得补充。

改变知识的表征方式很重要,知识的组织方式是指知识之间的联结,孤立的还是关联的。孤立的知识和概念肯定是低效的,关联的知识要基于问题的解决,用问题解决来串联孤立的概念。

(1)整合性

•跨学科

从未来社会需求的角度以及为人才能力培养的角度,跨学科创新是很有必要的,这改变了知识的组织方式,让知识从孤立走向整合。

跨学科如何去做?核心在于围绕核心主题进行,要拿来主义而不是拼凑主义,比如《英语演讲》,可以整合包括礼仪、服装、发声等学科,不是说看多个学科,而是为了这个核心主题。

•多主题

从融会贯通角度,即便是一个学科的,也需要不断前后调用、重组重构、关联生成。多主题要围绕核心问题进行。

何为核心问题?一般就是驱动性问题,比如《内科学》,一位高血压病人如何开药?那就综合判断,不仅仅血压的信息,还得有其他的。

•真实性

真实性,即多线索,情景性。真实性带来情感,真实性就是社会意义。真实性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不容易,关键是如何把真实案例变成教学案例,抽取真实案例的关键部分很重要,例如《园林廊架》,就把给学校设计的廊架进行教学化。

(2)具象化

•可视化

可视化核心要义就是把概念和图像结合,比如新道《ARE平台》就是做的企业可视化,北京东方仿真做的是化学的可视化。

•情景化

情景化核心要义就是把故事和概念结合,比如《学前儿童》把故事融入课程。

•做模型

做模型的核心要义就是发挥实物促进理解概念的作用。

(3)高阶性

高阶性,就是动用思维。一般思维就是复盘;思辨性就是修正;创新性思路就是其他可能的思路。

 

l 要素之二:目标


内容图片

(1)确定目标

•层级性

目标可以设计1个或者3个甚至更多,这与学生的水平有关系。

•多维性

认知目标,社会交往目标,情感目标都可以有,可以从很多的维度。

•难度水平

读懂施工图,画出施工图,难度决然不同。

(2)导向目标

•教学策略

教师怎么讲解?如何演示、示范?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法,不同的教学时间段有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策略,千变万化。如果说有什么不变的,那就是教学策略实际上就是概念(一般概念)和案例(细节刻画)两类。

•学习策略

学生怎么学?自己学还是同伴学?是回忆关键词,还是分类、区分异同、匹配,或者是联想、补充完整?……这些都是学的设计,学生大脑如何运作不知道,只能通过外化的方式促进其表达。

•脚手架

脚手架,即引导,一个个的台阶,促进学生从不会到会。

•评估目标

何种方式评估?何时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用?这些也都可以创新。

 

l 要素之三:学生


内容图片

(1)个人

•兴趣动机

兴趣和动机来自于外部。外部就是学习内容的社会化意义,即学习的东西能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幸福或者减轻别人的痛苦。兴趣和动机也来自于内部。内部就是学生过程中得到快乐,快乐来自于自己觉着自己可以。

•学习体验

源于反馈,即学生行动了、操作了、练习了,得到了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有人告诉他。

•获得支持

是指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障碍有人帮助,有人交流。

(2)社会

社会化学习有极大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机,增强学习的反馈,从同伴身上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此外,社会交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3)自我

激活自我,就是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学生把自己当成学渣和学生自认为是学霸,区别非常大。自我系统的核心要义是成功带来成功。

教学创新中的“需要”与“不需要”

•教学创新:不需要面面俱到、需要针对问题

•教学创新:不需要追求新颖、需要改进效果

•教学创新:不需要拘于过往、需要面向未来

•教学创新:不需要限于学科、需要拿来主义

•教学创新:不需要一步到位、需要往复迭代

•教学创新:不需要大而无当、需要小处着眼

•教学创新:不需要否定过去、需要全面审视

 

04. 10种创新教学法

 

1、从项目转换为基于项目的学习

大多数教师都做项目,但大多数都不用与基于项目的学习相关的一系列高品质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开发焦点问题、精心设计性能评估、允许选用多种解决方案、争取社会资源和确定有意义的项目主题等等。基于项目的学习提供给我们与问责制相结合的、目前最好的学习方法,并应该成为每一个老师的必修课。

2、教概念,而不是教事实

基于概念的教学,克服了基于事实的、死记硬背为主的标准化课程的缺点。如果你的课程没有按照概念化的方式来组织课堂,那么,用你自己的知识和资源来教概念和深刻的思想吧,而不是测试。

3、从重要信息中识别概念

让学生准备测试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但他们需要信息,有更重要的原因:要创新,他们就需要知道一些东西。工艺先于艺术。寻找开放式查询和直接指导的正确混合。

4、使技能与知识一样重要

创新与21世纪所需技能,是密切相关的。选择一些21世纪所需的技能,如协作、批判性思维,全年专注,并将其融入课程。使用详细的量表去评估和分级技能。

5、组建团队,而不是小组

现在,创新发生在团队和网络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并成为优秀的合作思考者。小组合作很常见,但团队合作很少见。一些小技巧如下:使用特定方法组建团队;评估团队和职业道德;期望学生批判性反思正在进行的工作与工作最终产出。

6、使用思维工具

数以百计有趣、发人深省的工具,通过思考问题、分享感悟,寻找解决方案,并鼓励不同解决方案的存在。可以使用Big Think工具或哈佛大学Project Zero开发的可视化思考路径工具。

7、使用创造性的工具

我们可以使用一系列最先进的工具,来激发创造力和创新,例如Gamestorming或

Beyond Words,该工具包括好玩的游戏、可视化的训练,可以很容易地在课堂上使

用。

8、奖励新发现

创新受到我们考核制度的强烈阻碍,该制度是奖励对已知信息的掌握情况。通过使用含空白栏的量表建立奖励制度,认可、奖励创新和创造力。

9、使反思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这一趋势发展迅速,反思对定位学习、激发深层思考和理解非常必要。没有反思,就没有创新。

10、修炼成为创新的自己

这是最厉害的,因为创新需要坦然接受失败,关注模糊的结果而不是标准化的措施,并勇敢抵御以严格问责制为重点的传统系统。它会使教学精彩、有趣,吸引学生参与,最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为自己和他人设计美好生活所需要的激情和资源。

 

结束语:

教学创新是一个持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审视教学的各个要素,运用创新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发布于:2024年12月18日 14:47:5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