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把握“双高”绩效评价的要义

4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绩效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挥棒, 也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的 直接指挥棒。日前, 教育部办公厅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 专业建设计划(2019—2023年) 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197个“双高计划”参与学校 和省级“双高”建设单位乃至整个高职战线对此十分关注。因此, 正确理解和把握“双高”绩效评价的工作内涵和政策要义, 关系着中国高职教育事业的方向和未来, 真正体现“建与不建大不一样, 建好建差很不一样 ” ,对中国高职教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一、不忘来时之初心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酝酿于2017年,成形于2018年,启动 于2019年。当初的三句话代表了决策者最初的思考, 即“地方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 ”。其中,“地方离不开”代表了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支撑需 求;“业内都认可”体现了其在高职同行中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 国际可交流”代 表了其应该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教随产出, 在人才培养和标准建设等方面对国际职业 教育尤其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乃至引领作用。


随后,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 见》明确“双高计划”要着力建设一批“ 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 ” 的 高职学校和专业群, 带动职业学校持续深化改革, 强化内涵建设, 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对“双高”建设单位在办学模式和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学 团队建设尤其是“三教 ”改革、“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同时, 也 对其打造中国特色、创建世界水平提出了希望。正因为这样, 我们有理由认为,“ 四个 关键词组”和“三句话”应该是“双高计划 ” 的初心使命, 我们的绩效评价工作既要记述走 过的路, 更应当不忘来时的心。


内容图片


二、以成果和成效说话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教育部、财政部 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办法》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 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 强调了“双高计划 ” 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 并已 成功开展了中期绩效评价工作。笔者认为, 在确保资金使用合法规范的前提下, 绩效 评价大致有几个要点:


一是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强调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而“双高计划”资金是常规资金以外的特别支持资金, 更应 有特别的绩效, 且必须用准用好, 用出成效。


二是绩效建设和评价的目标应该是 “双高计划 ”在实施期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 上 述《暂行办法》第三条的要求是: 绩效目标着重对接国家战略, 响应改革任务部署,紧盯“ 引领 ”、强化“支撑 ”、凸显“高 ”、彰显“强 ”、体现“特 ” ,展示在国家形成“一批有效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标准”方面的贡献度。笔者认为, 这就是按计划任 务要求逐一对账, 按改革创新要求创新出彩。


三是绩效建设的成果要求应该是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结合。从数量上, 按照花一定 的钱办一定的事, 钱随事走、花钱见效、钱事匹配的要求, 把钱花好和事办好有机结 合,从数量上百分之百或接近百分之百完成任务;从质量上看应该对标对表、与时俱 进,有改革创新举措,有引领出彩的标志性成果。


四是普遍采用案例佐证和数据支持的方法, 也就是说, 证明“双高计划”资金使用 成效要描述做法和结果, 而最有效的方式是案例佐证,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让事实 说话、让数据说话, 讲好中国高职改革创新的故事, 讲好“双高计划 ” 出彩见效的故事。


三、讲究过程运行规范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而现 代项目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既要讲结果又要讲过程, 把结果和过程统一起来。


为对“双高计划”从申报到运行再到评价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 教育部和财政 部专门设置了项目监测平台, 要求填写建设周期内的绩效评价数据, 提交佐证材料和 典型案例, 并形成自我评分及自评结论, 其他相关资料如总结报告、审计报告等均需 在平台上传, 每年的进展情况也在平台呈现。


对此笔者认为, 一是过程管理和平台监测强调“双高计划”任务编制的科学性、合 理性, 也反映出学校对自身情况的把握、对高职教育类型及层次规律的把握、对“双高 计划”项目政策要义的把握,是对学校办学治校水平的重要考量。


二是过程管理和平台监测体现了对学校按计划任务书有序推进“双高计划”项目的 能力和水平, 防止有些项目建设单位重申报、轻建设, 重期末突出、轻日常管理的情 况, 真正做到从申报到运行再到评价全过程有序推进, 规范运行。


三是过程管理和平台监测可以克服随意性,避免大起大落, 这样做, 可以保持项 目运行管理和学校日常工作的有机统一和协调运行, 防止“两张皮 ”, 防止突击花钱、 突击抓项目, 真正做到“双高计划”提出的持续强化内涵建设, 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 展的目标要求。


内容图片


四、始终不忘办学根本点


从本质上讲,“双高计划”是职业教育的长周期的质量工程, 其目标是面向2035 年, 面向教育现代化, 立足于教育强国建设。但它本身的目的是引领改革、支撑发 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双高计划”必须抓住 办学治校根本点。


一要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全面建设。“双高计划 ” 的亮点之一就在于在“一 加强四打造五提升 ” 中把加强党的建设放在了第一点, 彰显了“双高计划 ” 的政治站位。为此, 我们一定要以落实“双高计划”任务为契机, 充分把握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意义 和基本要求,切实推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地生根, 党建“双创 ”工作立地见效, 让党的旗帜在“双高计划 ” 中高高飘扬。


二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要把“双高计划 ” 的重要落点放在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上, 真正让学生获益增值, 在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服务平台中构建立德树人的体 制机制, 引导学生申请入党, 支持学生报名参军, 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鼓励学生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为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多做 贡献。


三要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指 示, 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落 实中办国办有关文件精神, 努力在“双高”建设中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以 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高职贡献。


总之,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通过科学合理正确有序的评价,真正实现项目建 设的初衷,引导各校努力办好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高质量高水平教育, 这才是“双高”绩效评价的目的所在。

发布于:2024年12月12日 15:40:3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