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这些方法送你了!
相信很多老师应该都对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它的教学设计不甚了解,更不知道要如何下笔。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的具体写法及技巧,赶紧收藏起来慢慢看吧~
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撰写标准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思政元素, 塑造“ 有温度 ” 、 “ 有思考张力 ” “ 有亲和力 ”课堂氛围。在以学生为主体、学为主、学习 效果为目标的“ 三学 ”理念指导下, 提升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内涵和水平。为 使教师充分发挥各类课程育人功能, 真正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 机统一 ,特制定本标准。
01 执行主体
任课教师
02 执行目标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 使教师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了解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目标、案例内容、案例设计等方面的制定方法, 遵循标准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 点, 融入丰富思政元素, 将鲜活的教学实践案例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中, 以“ 润物细无声 ”形式浸润学生心灵, 从而推动课程思政“ 卓越教学 ”, 塑造课程思政“ 高效课堂 ”。
03 执行标准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由案例基本信息、案例教学目标、案例主要内容、教学设计组成。

(一)案例基本信息
案例基本信息包括案例名称和对应章节两部分, 该部分撰写需遵循以下标准。
1.案例命名
采用两段式命名, 前段以知识点中蕴含思政要素的价值要义命名, 后段根据该 具体知识点命名。前段价值要义要能够准确表达和概括所融入的思政元素内容, 可 以适当引申或修饰, 与专业相结合。主标题与副标题相结合, 题意清晰又耳目一新, 字数不超过25字为宜。例如, 努力付出, 终有回报——无氧酵解的产能过程。
2.对应章节
案例不是一门课、 一个章节, 也不是一堂课的实录及常规案例式教学, 而是在 对应章节的教学内容中巧妙融入价值、信念、道德、伦理等元素。对应章节即为具 体课程思政案例对应教学大纲中“ 课程主要内容 ” 中的某章节(知识模块) 。
(二) 案例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目标应支撑本讲课程的思政目标, 本讲课程思政目标有多项 时, 可以有多个思政案例进行支撑, 也可以由一个案例支撑。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目 标的制定需遵循以下标准。
1.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目标应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引领性, 体现“ 全员、全程、全方位 ”育人 教育理念, 如深厚的家国情怀、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拓的创新精神等。
2.逻辑联系
案例以专业知识为载体, 思政目标应与本章节知识点教学目标相对应, 理清知 识与思政案例的脉络、梳理能力与思政目标的层析逻辑, 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 的作用。在知识传授中体现善的感召力、在能力培养中凸显美的感染力、在价值塑 造中彰显真的吸引力。
(三) 案例主要内容
深入挖掘和梳理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和资源, 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 础, 也是课程思政案例内容书写的基石与保障, 提升内容的思想性、协同性、准确 性及实用性, 为达成学生价值引领目标起到支撑作用, 该内容的选取与设计遵循以 下标准。
1.内容选取原则
课程思政内容选取应符合专业要求、符合主旋律, 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契合度 高, 有思想性、协同性, 要在专业教育中体现一定的思政映射点(如民族精神、时 代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素质等) , 能给学生以反思和启迪, 帮助学生在收获专业 知识之外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 1) 与学科专业相关性原则
结合课程所归属和服务的学科与专业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和未来 趋势, 特别是所涉及的重大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 科学实践、科技实践等, 挖 掘其中所蕴含的使命感、责任感、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开拓精神等思政元素。
( 2) 符合职业发展要求原则
结合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及学生未来所从事工作的职业要求, 从职业素 养养成的角度, 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有针对性挖掘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 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升学生职业 发展能力。

( 3) 结合热点时事对比原则
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热点时事资源背景中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挖掘有 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内容, 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 方法认识并分析问题, 让学生深刻认识世界、理解中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 任感, 例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华为事件等。
(4) 历史与现实分析原则
从大师的成长道路到校友的成功经验, 到教师个人经历中的值得借鉴的经历, 甚至社会上一些失败教训和警示性问题。讲好历史与现实的故事, 引导学生从中发 掘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判断事物标准和价值追求。
( 5) 注重家国情怀培养原则
根据教学需要, 选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取得 的巨大成就, 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地区的实践成果进行案例撰写, 关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背后的文化优势, 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分析阐释蕴含其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 辑, 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 增强课堂的育人效果。
( 6) 注重实践体验挖掘原则
选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通过身体力行深刻感悟的思政元素, 使之内化为学 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思政元素包括制度敬畏与自觉遵守, 环境 保护, 珍惜生命, 客观、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 团队协作, 发现与质疑, 探索精 神, 创新思维等。
二、案例撰写原则
课程思政案例撰写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体现准确性、实用性要求。
( 1) 准确性原则:
案例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细化分解课程思政 育人主题, 深挖知识点中隐含的思政元素, 以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为根本目标、以公民素养培育为基本目标、以职业素质培育为职业目标, 形成育人 功能准确的思政案例。在选取案例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目标在不同知识 体系中的达成路径, 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案例撰写要真实、准确、有效, 不可 夸大其词。
( 2) 实用性原则:
案例应围绕专业课程育人目标, 体现专业思政育人、课程思政育人及课堂思政 育人的要求; 要提高案例普适性, 使更多案例适合于多个专业、多门课程、多种教 学内容的课程思政教育, 提高案例利用度、应用价值和实用性。
( 3) 时效性原则:
动态补充案例内容, 体现党和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及时引入行业 新进展, 做到 “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

三、教学设计
对课程思政的教学全过程进行教学设计, 包括案例导入、案例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案及教学反思等内容, 撰写形式可以思维导图等多种方式呈现, 也可配有文 字介绍。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标准。
1.案例导入
从课程内容讲授中的某个知识点, 通过问题、情景、启发、引申等方式, 合理 引入思政案例, 做到有预设但不突兀。重点突出如何引出案例, 案例内容简要概括 即可, 案例要与专业内容相得益彰, 切忌生硬插入案例。
(1) 问题创设: 提出某知识点涉及专业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引发学生思 考, 进行小组讨论。
(2) 事件导入: 提出与本节课专业知识点相关的事件, 从具体的思政教育维度 切入, 阐述其背后的思政元素, 进行小组讨论。
(3) 故事导入: 讲述与专业知识点相结合的故事, 引导学生进行探索。
(4) 情境导入: 基于情景预设,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逐步引出思政教育主题。
(5) 比较导入: 进行专业知识层面的中外对比, 进而导入 “ 责任感和使命感 ” 或 “ 民族精神 ”等思政教育主题。
2.教学方法
( 1) 教学形式选择
课堂教学坚持 “ 三学 ”理念, 设计多种形式, 且适宜教学案例教学的教学活 动, 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环节, 有助于很好实现 “ 课程思政 ”育人目标。
多元化教学: 讲(课堂讲授) 、查(学生查阅资料) 、做(社会实践、调研、 课件、微视频、数字故事) 、演(学生演讲、报告、编剧演出) 、论(论文、讨 论、辩论、论坛) 。
参与和体验: 可采用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式、项目式、情景模拟式、比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辩论 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的思维; 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 案 例分析增强理解力; 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从而有效激励学生学 习内动力的产生。
协同教学: 知名教授、专家、道德模范协同教学, 同类系列课程的协同教学, 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 2)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 推动课程思政同新媒体新技 术的高度融合, 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虚拟仿真增强体验感; 公众号平台可以适时传达新信息, 传播正能量; 超星学习通等相关学习软件支持形式多样教学活动的开展; 微 信群和QQ群可以互动讨论。
( 3) 考核评价方案
课程思政要达到有效的价值引领作用, 适当的考核评价是教育效果的指挥棒,通过必要的考核评价也能够方便教师了解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案的制定需遵循以下标准。
( 1) 诊断性评价: 通过开课前和开课后设计问卷和量表, 设计能够对学生的 “ 道德 ” 内化程度进行 “ 量化评价 ”的问题, 判断学生的思想状况;
( 2) 形成性评价: 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教学过程的记录、行为学观察进行评 价、反馈;
( 3) 终结性评价: 通过表格量化考核、学生撰写心得体会, 并结合诊断性评价 以及形成性评价的结果, 给予学生定性或定量的评价。

四、教学反思
教师结束本讲课程授课任务, 应对课程思政案例的教学情况进行合理性反思, 总结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总结学生的参与和接受程度, 不断更新课程思 政教学内容, 为后续教学保留宝贵教学经验, 不断总结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撰写方法与技巧介绍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有关课程思政案例的内容,欢迎在众师云社区页面搜索“课程思政”查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