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技能大赛设备利用率的策略探究
一、推动课程与教材的创新与融合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备作为实验室装备的关键一环,其购置需立足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紧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训体系。我们应优化教学安排,科学规划实训时段,确保技能大赛与日常专业教学相辅相成,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加速实训基地建设步伐,有效化解两者间的潜在冲突。在课程层面,需将技能大赛的标准深度融入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标准设定之中,大幅提升实训课程的比重。教学模式上,应摒弃传统的理论主导方式,转而采用“理论+实践”的双轨并行模式,确保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从而避免设备资源的闲置浪费。在教材编写方面,应组建一支结构科学、能力全面的编写团队,致力于开发融合职业技能大赛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及行业职业标准的新型教材。这些教材应呈现为活页式、项目式或工作手册式,内容紧密贴合实际设备操作流程。同时,我们还将配套录制微课视频,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待教材体系成熟后,我们将积极寻求与出版社、行业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出立体化教材。这些教材将实现每页附带二维码的功能,学生只需扫描即可观看教学视频并下载相关学习资源。此外,我们还将鼓励教师与实验员围绕竞赛设备开展课程项目研发,不断丰富教材内容,并可将此作为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建设技能大赛教学资源库
技能大赛教学资源库建设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学院可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云平台,将技能大赛有关的原理图与设计图、操作手册与说明书、使用的开发软件工具、程序案例、综合实训项目的教学视频及其他影像资料、试题试卷库等按专业分类存储其中[7]。同时,专任教师可以根据往年大赛试题拍摄录制教学视频,也可根据设备具体情况开发一些新项目录制成视频资料,作为对大赛数据库的补充。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比赛项目为例,主要有实操考核和职业素养考核两部分,教师可以将比赛资料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其中包括操作过程的理论讲解、技能操作的过程分析、大赛试题的练习和剖析、虚拟仿真学习等,学生可通过资源库中的资源自主学习,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
三、实现技能大赛设备的资源共享
实现资源共享是提高职业技能大赛设备使用率的有效途径,技能大赛设备“专款专用、封闭使用”的管理模式,不利于设备的高效使用,难以发挥设备的最大价值。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必须进行改革,建立共享机制,打破自我封闭,优化管理,以提高设备利用率。一是整合设备,建立校级共享服务平台或学科级共享平台,实行专管共用,彻底打破部门、学科、专业的界限和自我封闭的资源配置模式。二是对设备进行统筹安排,将多余的设备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能尽早了解大赛设备,为以后参赛打好基础。三是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在节假日和晚自习期间对外开放备赛场地与设备,可组建专业社团,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在这里学生可以讨论学习,探讨切磋,既提高了技能水平,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赛设备的使用价值。四是对科研教师开放,利用实训室进行科学研究,取得更多的教学、科研成果,提高学校整体科研和教学水平。
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采购设备后,应及时联系企业派专业人员给相关授课教师开展系统的培训,让教师能完全掌握设备,以便后续教学中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第二,对教师开展定期培训,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以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与技能水平;第三,当有国培名额时,学院应给予支持,派相关专业教师出去学习;第四,学院应定期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既能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又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第五,不断扩充实训教师队伍,聘请企业中获得国家级技术能手称号的师傅来校授课;第六,制定相关的奖惩政策,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与重视程度。
五、重视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及维修
实训室是进行实训教学的重要场所,对其中的设备不能只知使用,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维修,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率。实验技术人员是设备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实训设备的日常运行与管理、维护与维修、教学指导等多项职能。一是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于职业技能大赛设备的结构比较复杂,精度较高,要求使用人员经过培训后严格按照使用规范要求操作。如机电一体化设备使用后要严格执行清理打扫程序,并检查设备情况。二是对技术人员定期开展设备保养与维修知识培训,以不断提高其检修水平。实验人员通过前期培训就能解决一般故障,从而保证正常教学,而不是遇到问题就联系厂家售后维修,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三是严格落实预修计划,消除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做好零配件的更换与预采购工作,缩短检修时间。四是重视设备维护保养与维修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做好保养与检修记录台账,保证正常情况下每周一保养、每月一检修。
六、强化实训室设备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能
为确保职业院校设备的高效利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机制至关重要。以下是我们拟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我们将推行一套严密的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体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各实训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评估与监督,旨在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其次,我们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保养、维修、使用及安全等相关制度,并配套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再者,我们将充分利用智慧校园数据中心的资源,构建一个实训仪器设备网络实时信息管理共享平台。该平台将为决策管理、资源配置优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实现实训教学设备的合理调配,从而大幅减少设备的闲置时间,提升其利用率。最后,我们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训室设备绩效考核体系,并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作为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绩效考核这一手段,我们将推动实训室管理改革,并构建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以充分激发教师与实验员的工作热情,促进设备的有效利用,最终实现设备使用率的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