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这才是能在教学能力比赛获奖的思路吧!

6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对于现在“卷上加卷”的教学能力比赛来说,参赛的教师要想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找到合适的思路,按照这样的思路走,获奖的几率才会大大提高。所以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教学能力比赛的获奖思路,希望能帮到各位老师!

 

内容图片


一、课程思政

 

1.系统地挖掘思政元素

 

开展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在课程内容中加入思政内容,而是要从课程的整体框架入手,结合课程的特点来挖掘思政元素。这需要参赛教师能够深入地研究课程内容,从课程的学科发展、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来找到合适的思政元素,或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规范相符合的结合点等。这样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才更有说服力,也更能与学生的职业就业发展紧密相连,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相关的能力与素养。

 

2.创新课程思政教学

 

既然挖掘出了思政元素,那么下一步就是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中。而这个融入应当是有讲究的,既要具有吸引力,能让学生感兴趣。又要具有实际的效果,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思政。所以,我们需要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借助创新的工具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的引领作用。比如我们可以使用VR或者AR来辅助教学,为学生打造更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也可以使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兴趣。


内容图片

 

3.建立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并不是只在浅层的融入即可,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详实且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来考察我们的课程思政开展情况,让课程思政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比如制定出详细的课程思政教学计划,明确每节课乃至每个教学环节的思政目标,并据此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以便在后续的课程中及时有效地调整思政教学的策略。

 

 

二、信息技术

 

1.构建智能教学环境

 

我们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打造更智能的教学环境,从而实现精确的学情分析和个性化教学。比如引入一些先进的在线教学平台和教学工具像是元助教和元智作等,为学生打造更具互动性和创新性的智能教学环境,记录学生在教学全过程的成长轨迹。包括课前预习的笔记数据、课中签到以及互动的数据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数据等。而元智作则能让教师用数字人轻松制作出课程的专属微课,充实学生的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

 

内容图片


2.将学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结合

 

此外,信息技术也可以将学生的学情分析具象化、可视化,让学生的各项数据组成一个真实详尽的学情分析图表并呈现给评委其实是非常加分的,而元助教刚好能实现这个要求。元助教不仅会记录学生在教学中的各项数据,还能将这些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参赛教师不再需要额外收集数据做成图表。并且,通过将学情分析具象化,教师也能更清晰地了解不同学生的薄弱项并给予调整和指导,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偏好,从而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

 

3.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结合

 

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学创新更简单。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现在的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来帮助学生练习外语口语,实时纠正学生发音中存在错误的地方,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发音正确率,让学生的外语发音更“地道”!或者,我们也可以运用AI助教来批改学生的作业,或者对学生的作业提供建议和帮助。教师则可以根据得到的学情数据和确立的教学目标,利用AI来生成更符合学生特性的教案和教学活动策划方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容图片

 

 

以上就是关于教学能力比赛获奖的两大思路介绍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有关教学能力比赛的内容,欢迎在众师云社区页面搜索“教学能力比赛”查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2024年11月25日 13:57:3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