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X证书动态闭环管理机制?

16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在快速变化的经济与技术背景下,X证书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制的动态性和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构建X证书的动态闭环管理机制,以确保X证书的含金量和有效性,从而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基于X证书的个性特征,结合X证书的外部环境,构建X证书的动态闭环管理机制,可有效形成X证书良性循环的生态建设局面,详见图1。具体包含动态更新职业标准、动态调整X证书考核标准、动态追踪X证书社会效应。通过及时了解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及有效价值等综合社会效应,可倒逼X证书考核标准及职业标准的及时调整与更新,使之紧贴时代发展。如此,三者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确保X证书的含金量,能使X证书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内容图片

图1 X证书动态闭环管理机制


一、动态更新职业标准

如前所述,X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开发依据均为职业标准,职业标准犹如X证书建设的指向标,是X证书建设的原始出发点,又是X证书建设的最终达成目标。职业标准与其所处时代息息相关,不同时代对相同职业会有不同的职业标准,职业标准不是永固不变的,而是与时代同步演进的,因此,科学规范准确的职业标准有其时代属性和时效性。

首先,传统的职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作条件的改变,其工作形式、工作内容等各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早期机械制造行业企业设置有“描图员”岗位,即将设计人员手工绘制的设计图纸(俗称白图)描绘在底图纸上。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类CAD软件相继问世,设计人员纷纷甩掉了图板,利用各类软件进行绘图,通过绘图仪直接打印在底图纸上,无须描图员描图,传统的描图员则转化为辅助的计算机绘图员。又如数字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车、钳、铣、磨、刨等机加工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再比如餐饮行业,过去的食客关注较多的是菜品的口味和性价比,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长,现在的食客更青睐绿色、健康、营养的菜品。顾客这种消费理念和消费心理的转变给由来已久的传统的厨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职业内容。职业的这种变迁与升级需匹配相应的职业标准。


其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催生了许多新型职业。如制造业内逆向造型及3D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诞生了抄数工程师这一职业;信息技术的广泛不断涌现了与其相关的大数据结构工程师、物联网工程师、数字管理师等职业,形成了快速增长的信息技术职业群。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使得服务行业涌现了育婴师、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师等新型职业,且需求量日趋增长。现行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职业大典》)是2015年颁布的,比之前1999年颁布的《职业大典》新增了347种职业。其后,2019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等13种新职业;2020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16种新职业。这些新兴职业所属行业企业急需规范的职业标准来阐明新职业从事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等。

内容图片


再者,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在职业标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过去技能人才极其匮乏的年代,职业标准更关注于从业者的专业技能。而如今,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中,具有奉献精神、协作意识、诚信品质及企业忠诚度的员工更受欢迎。据此,动态更新职业标准主要包括适时修订传统职业标准、及时制订新兴职业标准及顺势注入职业岗位的新诉求,以满足职业标准的时效性。


二、动态调整X证书考核标准


X证书的考核标准是X证书考核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考核标准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X证书的有效价值,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是确保X证书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


首先,X证书考核标准应紧贴职业标准。《方案》要求,X证书的考核标准应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职业标准是X证书考核标准的原始依据。因此,须根据职业标准动态修订考核标准。1+X证书试点工作前两批共15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均将职业道德置于首要位置,在职业修养维度得到了普遍重视。


其次,X证书考核标准应与专业教学标准对接。1+X证书的“1”和“X”绝非彼此分离,X证书具有的“教育”和“劳动”的双重属性充分说明了X和1是相互关联的。X始终建立在1的基础之上,离开1,X就失去了根基。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学历教育的风向标,是1各项工作进展的总前提。通常强调较多的是融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于专业教学标准,实质上两者的融合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融合,两者共生共长有效衔接。“融合”并不是指二者之间包含与被包含,事实上,二者之间谁也不可能被谁包含。其具体表现为X证书考核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的某些内容的相互强化与某些内容的相互补充,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对1+X证书试点工作前两批共15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外在表征的对比发现,1与X既重叠共生,又相互补充。


再者,X证书考核标准应与国际标准接轨。对于国外的国际认可度高的相对成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积极借鉴或引入其考核标准,以提高X证书的国际认可度,同时拓宽其适用范围。如汽车制造强国德国的HWK汽车技能资格证书是汽车行业相当权威的一个证书,此证书实行全球认证,欧盟通用,被喻为汽车行业的“通行证”。如此,汽车行业相关X证书的考核标准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HWK汽车技能资格证书的考核标准制定。对于我国优势突出的行业领域,可综合考虑国际相关行业实际情况,顺应国际行业形势对X证书考核标准适当调整,以提高X证书的国际含金量,同时利于抢占相应国际行业的制高点,成为业内标准的引领者。据此,X证书考核标准,需根据职业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及国际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其与前端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同时促进后端X证书良好社会效应的提升。


内容图片


三、动态追踪X证书的社会效应


X证书是新鲜事物,目前正处于试点期,其最终的社会效应有待验证。因此,需充分利用大数据对X证书的社会效应进行动态追踪。


首先,动态追踪X证书所发挥的功能价值。X证书对其持有者来说,可适当提高其收入,同时也是职业发展的催化剂,这是X证书所发挥的个人功能价值。一方面,可由专门的机构建立X证书持有者的电子档案,并对同一行业内持有X证书和未持有X证书的从业人员的收入、职业升迁、工作成就感、生活幸福感等数据进行收集。另一方面,亦可对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用人单位对X证书持有者和X证书未持有者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的全面评价。综合以上两方面定性分析X证书所发挥的个人功能价值大小。X证书对整个社会来说,有促进人才流动、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从业者整体素质等社会功能价值。因此,可依据各行业X证书的持有者数量、相应行业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态势,尝试建立二者的关联模型,以此动态追踪X证书的社会功能价值。


其次,动态追踪X证书与市场之间的供需关系。主要包括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层级及专业类型与市场的供需关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其对应的职业能力逐渐提升,同一行业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层级的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可能不一样。新兴行业的初期可能需要更多持有初级或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才,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可能对持有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才日益增多。频繁快速的职业变迁使得传统职业行业的技能等级证书需求量日渐减少,另有的新兴职业犹如昙花一现。这些市场需求变化会影响X证书与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及时了解X证书与市场的匹配度,根据行业发展态势预估未来几年X证书的需求情况,提前谋划X证书种类或层级的应发放数量,视具体情况提高或降低某类某层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通过率。也可通过适当增加或降低考试难度来控制通过率,以维持X证书的“供”与市场的“需”之间的平衡关系,确保各层级各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拥有与其对应的有效价值。


内容图片


再者,动态追踪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按《方案》要求,X证书的建设主体是培训评价组织,中端的考核标准即由建设主体负责制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领域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由与专业对口的培训评价组织负责,目前试点的92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别由79家培训评价组织负责,也有由1家培训评价组织负责两个或更多X证书的试点建设工作。如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是轨道交通装备焊接等三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建设主体。同一行业不同层级的X证书、不同行业同一层级的X证书、不同建设主体所对应的X证书以及不同区域的同一行业同一层级的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会存在某种差异。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是上述因素及考核标准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须按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建设主体,分区域地建立各因素与社会认可度的关联,并进行实证分析,为增加后续试点的X证书社会认可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节选自《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年第2期)

发布于:2024年11月21日 11:58:0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