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难题的五大策略
教育评价是引导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课程思政评价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然而,课程思政评价难一直困扰着众多高职院校。本文基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指导原则,提出了五大破解之策,旨在帮助高职院校科学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评价,提升教师人才培养意识、能力和水平,推动“三全”育人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一、理念导航,凝聚评价共识
在督导评价中,督导受托于学校教学质量评估部门,其评价结果不仅对教师个人教学总体评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课程建设、教师成长和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在同行评价中,因所教课程所属专业相同或相近,同行评价意见一般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将同行评价视为教师间相互交流切磋、取长补短的过程,能有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教师应集评价主体和客体于一身,一方面参与对其他教师的评价,另一方面在评价与被评价过程中,推进自我反思与成长。在学生评价中,学生是教育教学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样本”,因而是不可或缺的评价主体。因此,针对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须分级分类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专题培训和研讨,凝聚评价共识。
二、赋能增值,校准评价目的
工作绩效评价目的可分为三种:一是以奖惩为主要目的,是一种注重结果而较少关注过程和条件的威慑性评价;二是以提高评价客体认知能力为目的,在充分掌握相关要素信息、能以此准确预见行动者未来行为的认知性评价;三是建立在评价主体与客体的价值观、期望与组织目标一致基础上的认同性评价。
笔者认为,以“认知性”和“认同性”为前提、以赋能增值为目的“找不足”,能有效激活行动主体的内驱力,变“不敢落后”为“不甘落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师人才培养意识、能力和水平,应改变粗糙管理主义和经济市场主义思维,以赋能增值为目的,既要关注教师课程思政有没有、对不对,又要考察其会不会、能不能、准不准,还要在欣赏、包容和对话协商中,激发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自我激励、自主发展内生动力。高职院校应健全“三全”育人机制,为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创造良好条件。如,由相关机构分工合作,协同开展课程思政重点难点研究、共性思政教育资源开发和“种子库”建设等。尤其应强化二级学院主体责任,组织专业教研室搜集精选贴近课程的思政经典案例、名人名言等元素,开展教材(讲义)编写和教法研究交流。
三、锚定目标,架构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的灵魂,对教师课程教学具有规范、准绳和引领作用,也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高职院校应以《指导纲要》为指导,探索并不断完善各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评价标准,扎实推进二级学院与公共课教学部门合作,以专业(群)为单元,从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做起,明确各类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标准、指标体系。
四、强化过程,拓宽评价范围
以“一课时”为据考察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必然会强化教师对‘一课时’微内容设计的精致化追求,崇尚教学内容的精细化处理和教学秩序的精准化预设,深陷效率至上的工业化思维漩涡,形成教学设计的‘微陷阱’,这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本质追求背道而驰”。故此,笔者认为对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评价应考察其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一是课前教学整体设计。主要看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是否符合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共性要求、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类型与层次个性特质、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价值认知认同规律、教学进度安排是否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二是课中教学能力和水平。主要看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及适时适度,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中的学生参与率、课堂提问的准确性和是否简明扼要,以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尤其是矫正性评价)如何表述,等等。三是课内外教师的言行举止。“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会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如,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准时上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守时的良好习惯;着装得体和必要的上课仪式,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尊敬师长;上课结束后和学生一起整理好讲台、教室,有利于强化学生“5S”职业意识,等等。这一考察评价需要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
五、反馈调节,提高评价效益
反馈是将控制系统输出的控制信息作用于被控系统的结果返回输入端,与其给定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其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继而采取针对性的调节措施使之消除或减少差距,从而实现系统预定目标的过程。课程评价反馈渠道主要有二:一是评价者向管理者、管理者向决策者层层反馈;二是评价者直接向被评者反馈。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反馈要遵循客观性、及时性和建设性三条基本原则。客观性是向管理者和决策者汇报既要报喜又要报忧,向被评者反馈既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及时性指课后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共性问题集中反馈,教学管理和设施设备等环境条件影响课堂教学的,应及时向管理者和决策者反映;建设性指以赋能增值为目的,对教师个体和学校提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高职院校及其二级学院要用好评价结果,实现以评促教,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之目的。(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5期)
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各位老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