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教师增值评价素养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在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增值评价素养日益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深入探讨了教师增值评价素养的内涵,从价值统摄、核心实践和主体动力三个层面剖析其构成要素,旨在为教师提升增值评价能力、优化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一、教师增值评价素养的内涵诠释
增值评价强调对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构成要素、条件与环境等多元因素的全程性、全域性观照,以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等原有基础上的变化为循证依据,考查“背景—投入—过程—产出”的全过程,洞悉每一位学生的进步程度,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公平性。增值评价的提出与应用,触发了对教师评价素养的重新定义。
教师的增值评价素养可以理解为教师在评价理念革新、增值评价知识理解、增值评价技能掌握、增值评价方法运用、增值评价合作、增值评价伦理规范等方面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修养,是一种集增值评价知能、学科与跨学科知能以及信息技术融合评价的复合能力。教师增值评价素养是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与学增值的核心素养之一。
二、教师增值评价素养的构成要素
基于增值评价的核心要义,借助系统论的整体观念,可以构建出教师增值评价素养构成要素,即从价值统摄层、核心实践层和主体动力层三个层面,把教师开展增值评价应具备的理念、知识、技能、合作、伦理等素养有机耦合,构成一个整体结构体系,。

1.认同增值评价的理念
正确理解并高度认同增值评价理念是教师应具备的首要必备品格,可将其归属于价值统摄层面,对教师的增值评价行动发挥着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关涉教师“为何而评”的问题。认同增值评价的理念具体包括增值评价的核心要义、特征与价值向度。教师超越以往对教育评价的认知局限,在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中重新评价和认识学生的学业成就、学校效能,恰当处理投入与产出、结构与质量、效益与公平等多重复杂关系,更加注重对影响学生学业增值的条件与保障、服务与贡献等多元要素的全域性、持续性关注。
2.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
具备扎实的知识是教师顺利开展增值评价实践的前提,归属于核心实践层面,指向教师增值评价“依据什么而评”的问题,事关教师开展增值评价实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开展增值评价的知识包括增值评价知识和学科知识,同时应具备将两者融通联动的能力。首先,教师应通晓增值评价依据、评价方案、数据采集、信息交流、统计分析、结果应用等各个环节所对应的流程、内容与方法。其次,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因而,教师在教育评价实践中应精准把握教育时机,适时调节教育行为,利用教育机智有效化解教育矛盾。此外,教师还应能够融通学科知识与增值评价知识,弥合两者之间的实践间隙,实现两者的交汇互融、迁移转化与循环共生。
3.深谙增值评价的技能
增值评价操作技能是教师增值评价素养的关键能力,与扎实的知识基础同等重要,同属于核心实践层面,影响着教师开展增值评价实践的方式与手段,指向教师“如何有效评”的问题。首先,教师应熟知增值评价方法,如概要分析法、线性回归法和多层线性法等在使用中包含的混合变量因素、具体的操作要点及优缺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考虑到中西方学校管理体制的差异,积极探索适合我国本土教育情境的增值评价方法,开发一套普适性较强的增值评价指标。其次,提升数智融合素养,借助区块链分布式的共享数据库,优化增值评价过程中不同类型数据的链接,借此开展基于证据的教学评价与诊断。

4.开展增值评价的合作
通力合作与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深谙增值评价的技能一起同属于核心实践层面,关涉教师“如何高效评”的问题。合作素养兼具纽带和价值载体的功能,凝聚评价利益相关者互通与合作的力量,维系增值评价中“促学”的价值理念。纵向来看,增值评价是一种兼顾始末的全程性评价。教师需要与多方力量合作达成评价共识,共享评价数据、打通增值评价信息之间的“数据孤岛”,打破部门壁垒与固化的组织结构,并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协同推进增值评价的顺利开展。横向来看,增值评价则属于综合素质测评,其评价的指标通常涉及学生德、智、体、美、劳多个层面的知识、技能及情感等,而这些层面的要素通常又处于融合的状态。因此,依据循证评价的思维,需要多元利益相关方合作共进。
5.恪守增值评价的伦理
恪守增值评价的伦理规范是教师践行角色承诺的内在保障,是教师增值评价行动从外部规约转向内在自觉的原动力,可将其归属于主体动力层面。毋庸置疑,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内外部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含学生自身层面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因素,也有来自班级文化、家庭期待、社会教育价值观念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而,教师应在参照系和观察点上尽可能多地凸显公平和精准,同时,尊重与保护学生在评价中的隐私权、申诉权等。(节选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5期)
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各位老师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