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探索"

22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一、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与构建策略


(一)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


课程思政旨在通过构建一种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课程覆盖的育人模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共同致力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念,课程思政强调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渗透于所有课程的教学之中,力求在潜移默化中达成立德树人的目的。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我们旨在通过深化隐性思政元素,来强化显性思政教育的效果,进而发掘和利用高校各类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局限,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在频率和节奏上的高度一致,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二)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1.转变观念,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


学院层面以“三全育人”为指导,树立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理念,所有课程都要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的育人功能。从制度建设、教师培训到校园宣传,引导专业课承担育人职责,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课堂教育体系,聚力推进育人工作。


2.建设队伍,以更新教学观念为核心培养教学团队


更新专业课教师的理念,专业课教学团队的每位教师,都要研究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探索育人元素和育人模式。让专业课教师认同课程思政中强调的“思政”主要是指“育人元素”,不是我们平常讲的“思政”。


3.修订方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思政教育


按照全课程育人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顶层设计,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德育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标准的始终。根据其专业特点和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不同专业科学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德育目标。


4.设计课程,各门课程须注入思政教育目标


要统筹设计好整门课的思政元素,并采取恰当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的恰当位置。各门专业课都要承担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所有专业课程都要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思政目标。


5.精选案例,紧扣专业课程目标定位


不同的专业课程需要依据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案例,体现课程思政的独特性。只要是对学生人生成长有积极引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理想、正义、道德等正能量的内容都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都可以纳入教学,但不能随意“拉郎配”。


二、聚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


(一)健全体制机制,构建育人大格局


深入挖掘拓展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让专业课教师从内心深处接纳课程思政,自觉承担育人职责。


(三)搞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从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到调整课程标准,优化课程设计,统筹思政教育,使其落实到每门课程。以示范课为引领,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四)改变教学设计,增加思政教育目标


为恰当地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携手,优化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坚持思政元素“政治性、价值性、专业性”的原则,挖掘专业课程中的职业道德、行业精神、行业先锋、专业鼻祖/泰斗等思政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打造“三全育人”的模式,切实提高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五)紧扣专业目标,精选典型思政案例


专业课育人元素的挖掘包括两方面:一是挖掘通用育人元素。所谓通用元素,即与本课程、本专业、本学校没有直接关联,但也属于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因素,如,科学精神、奋斗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厉害了我的国,等等。二是挖掘特色育人元素。所谓特色育人元素,主要是指与本校历史、学科特色、课程背景有关的因素。高职院校专业往往有对应的职业和岗位,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应该依据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挖掘。此外,专业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把握专业发展态势,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养成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效果


(一)转变教学观念,增强了教师的育人意识


通力构建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全体教师自觉在课程教学中履行育人的职责,增强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使命感。


(二)提高了专业课教师实施思政教育的能力


教师将专业课堂变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遵循教书育人的规律,通过组织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实现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同,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营造全员、全课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专业课教师注重考虑课程思政教育,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自然切合教学目标,将技能与育人相结合。促使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使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更加突显,使专业课教学更有温度、更有人文情怀。


四、优化策略与实践路径


一是促进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的深度交融与合作。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其在思政教学领域的专长,协助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涵,并探索将这些元素有效融入专业教学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双方的紧密协作,逐步完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二是专业课教师应巧妙融合课程思政,强化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的协同效应。作为“课程思政”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实践者,专业课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育人自觉,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特点,采用科学渗透的教学策略,精准把握“润物无声”的教学方式。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自然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力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高尚品德,从而实现理想的育人成效。

发布于:2024年11月12日 09:06:4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