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角下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探索

19 阅读
1 点赞
0 推荐

内容图片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关于人的实践的哲学,马克思以实践为核心给我们提供了“改变世界”的革命性哲学范式。在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角下,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关注“如何做”的问题,还要同时与实践的主体、客体、时间、空间、目的等紧密贴合,并积极围绕人的发展而全面展开。其发展需要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脱离实践本身,用更加广阔的视角处理好人与人本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一、坚守立德树人,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围绕“人”而展开,但纯粹的实践并不是其终极关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内核的实践才是其根本价值旨归。可以这样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价值追寻理想中的目标。鉴于此,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我国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整体质量观,面向实践,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培养“完整的人”。


1.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坚持德技并修


高职教育必须精准把握“教育性”这个根本属性,打破“工具理性”的人才观和“经济属性”的质量观,以教育场域的人才观和质量观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一是全面唤醒广大师生的德技并修意识。高职院校要处理好自身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及供需关系,以先进的理念倒逼企业对德技并修人才培养的再审视和再重视,促进企业选人用人标准由单一的“技术技能至上”向“德技兼备”转变,从而为学校德技并修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氛围。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学校内部德技并修文化氛围的创设,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引领,通过宣传看板、校园广播等途径,充分挖掘和利用显性、隐形两种资源,提倡将“德”与“技”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催化德技并修意识深入师生内心。二是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高职院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综合推进的方式开展“三全育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满足新时代的新技术、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更加宽广、更加高阶的职业素养。


2.落实劳动教育,推进“五位一体”育人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视域下,开展劳动教育就是要以人自身为目的,使人成为集劳心和劳力于一体的劳动者,以求得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劳动教育成为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选择。一是在宏观上,高职院校要通过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五位一体”育人体系,使学生在关于劳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彰显劳动之于实现其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非凡意义,“以劳动教育的融通性为统领,带动其他各育发展,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五育融合发展培育时代新人”。二是在微观上,高职院校要按照一体化育人的设计和要求,推进构建一体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系统开展劳动理论教育,并与现行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立志在劳动中锻炼成才;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特别是借助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体验性学习,推动学生理论实践双提升,使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在劳动中成人、成才。


二、深化产教融合,增强校企良性互动发展

实践包含合事物的真理性、合主体的目的性两个方面,并将真理性、目的性有机融合在一起。实践的目的性包含双重价值取向:一是“物的向度”,即人通过实践活动作用或改造外部世界的结果;二是“人的向度”,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实现或满足内在世界的结果。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逻辑在于产业的发展和变革,这使得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教育的内在办学规律和代表性特征。由此可言,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外向型”变革,其原动力在于外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对这一愿景的谋求和实现还要回到产业界,从经济社会需求中寻求根本出路,实现跨界融合发展,这也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因此,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着眼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加强专业与企业对接、产教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密切校企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1.加强专业与产业有效对接。


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基本指南,产业人才需求标准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无论是德国的以“职业分析、分类”为标准的专业设置,还是澳大利亚的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设置,其共同特点在于着眼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变化。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深入行业企业调研、科学研判区域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向和产业布局的基础上,细致梳理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需求标准,科学设置专业和专业群。同时,企业和行业组织也要以责无旁贷的担当意识,以其在经济发展状况、人才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优势,发挥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建设、预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专业发展与外部行业企业需求间保持良好的动态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专业发展贴合、引领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2.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改革。


产教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产业需求的共同诉求,也是产教双方寻求双赢局面的契合点。基于这种逻辑,《方案》、“双高计划”、“提质培优计划”、《意见》、新职业教育法等都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并将产教融合理念上升为整个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的高度,力图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方面,以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加强产教协同育人资源建设。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技能型社会为目标,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吸引和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岗位标准重构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有效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紧密契合。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上,高职院校要致力于引入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资源,共同打造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开发校企实践课程体系,形成良好的产教融合资源配置机制,发挥各类资源的竞争合作作用,推动各类资源融合聚集、有序竞争和深度合作,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改革。二是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高职教育在谋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来自政府的、企业的还是高职院校自身的政策、方案,都不应该将产教协同育人的实施简单地认为是组织层面或领导层面的事务,而忽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改变师生作为被监管者和被改革者的身份地位,给予他们更多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改变高质量发展更多是为满足“外向型”需要的传统思维,给予师生更多的认可,促进师生生命价值的实现。“人的终极价值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产性的生命活动及其全面发展”,唯有这种价值取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才具有永恒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象征,才能抵达高质量发展这一实践的本质。


三、完善内部保障,提高内源性可持续发展


政治实践、伦理实践、教育实践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实践哲学的三个向度,且三者有时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教育场域的实践尤为如此。关于教育场域的实践评判,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价值论”观点,应当以“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度作为评价的最高原则。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顺利推进,从根本上看,离不开三个基本保障,即现代化治理、“双师型”师资、科学的质量评价。从产生逻辑的角度看,高职教育本身就具有边界开放的先天特性,需要也必须与自身之外的相关要素保持密切关系,在动态中不断自我调适,以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1.持续推进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


推进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实践是历史的、动态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与之相应的治理模式和治理能力。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需要树立治理理念,推进变革,谋求善治,实现自身治理的合法化、透明性、责任性。一是在外部治理上,高职院校需要由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向社会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转变,推进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教育决策制度,畅通教育治理渠道及网络,合理划分并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权、利,形成协商、民主的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环境。二是在内部治理上,高职院校同样需要构建多元参与治理格局,变革传统的单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推动的学校运转模式,形成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治理体系。高职院校要有效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等组织的积极作用,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工具,畅通广大师生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实现内部决策的民主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2.始终将“双师型”师资建设摆在中心位置


“双师型”师资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2019年,《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各级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共同建设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推进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新教师准入制度改革,完善“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配置,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制度,构建多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二是完善“双师型”教师成长制度。高职院校根据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和教师自身特点,精准分析“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和发展需求,搭建多元化教师成长的立交桥。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师培训方案,将行业企业新的技术工艺、标准规范等融入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建设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聚焦1+X证书制度,通过企业订岗实习、跟岗研修、返岗实践等多样化实践形式,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教材开发能力。


3.不断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指引。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策略的优化指明了基本方向。一是树立赋能教育发展质量评价理念。事实证明,由于学校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点任务有所不同,所以评价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关于质量的考察不能仅仅强调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外部经济社会的促进和引领作用,将一切评价变为所谓可测量的、可数据表达的、合乎标准的、科学的体系,这容易将质量发展评价异化为单纯的评价活动,使“高质量发展”沦为“高质量空谈”。因此,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更多关注对既有教育现象的改变和未来教育的成长性,着眼于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构建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要主动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单一评价模式,基于授权评价理论,重视用人单位、教师、学生等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权利和利益诉求,构建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质量评价的科学性。三是重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高职教育发展质量的定量评价更多反映的是高职院校发展后的静态的、总结性的评价,其过程较为封闭,而定性评价是在集中多元参与评价主体意见的基础上得出的更为接近现实的评价,其过程较为开放。因此,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既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展的“过去”,也便于感知发展的“未来”,且更加凸显评价在于改进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意义。(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2年第1期)


发布于:2024年11月02日 16:45:4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