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创新模式,来抄获奖模板
以目标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难度逐步提升的问题来激励学生,从而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贯穿课程的预习、授课和复习三个阶段,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推动教学从教师主导的讲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
以目标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涵盖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环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学闭环。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会根据该环节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目标问题。同时,教师会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反馈,不断优化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调整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问题可设计为基础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应用问题、拓展问题这难度进阶的五类问题。基础问题主要包含课程的基础概念,学生可以通过课前自学掌握的课程基础理论知识;重点问题是指那些学生必须精通的内容,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教师的辅导来解答;难点问题,强调问题设计的技巧性、引发学生思考兴趣;应用问题侧重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素质提升,结合行业动态、科技前沿和跨学科融合来拓宽思维,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标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一、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在元教材平台推送视频资料、课件,发布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教师预留的基本问题。教师通过元教材平台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对基本问题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情况,调整课堂授课教学设计,根据课前学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重点、难点问题,提高线下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二、课中学习阶段
课中线下教学,可以采用回顾预学情况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比如学习数据分析、共性问题解答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学环节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随后教师结合教学案例设计重点、难点知识,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形成答案。可以通过抢答、随机点名或者小组代表轮流发言等方式,检验学生的讨论成果,了解他们对问题所涵盖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再根据学生的教学互动环节反馈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这种学生先讨论,教师后讲解的设计可以多次循环,它能让学生更清楚自己的知识薄弱点,让教师的讲解更有针对性,学生也就会更专注地听讲解,教学效果往往比教师直接讲授更好。
课中阶段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样,主要由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决定,如果知识点难度适中,那么学生通过课前预学、导入讲解以及小组讨论之后,往往能掌握大部分知识点了,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比较弱。知识点越难,教师的主导作用越强,也更考验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能力。可以把难题细化成多个连贯的小问题,通过解决小问题获得成就感,逐渐消减学生的畏难情绪。
三、课后复习阶段
教师可以根据之前两个阶段中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反馈情况,在课后推送重难点问题解析,要求学生绘制重、难点问题知识图谱,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同时专业岗位实际推送实践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在实际工作场合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构建所学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实现专业课间的融会贯通。
以上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