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高校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逐渐无法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当前,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创新,成为高校管理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结合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措施进行讨论。
1.树立相应的创新意识
教育教学的创新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体制等的创新,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创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在高校教学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教学设施不完善以及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在资金、硬件、机制等方面加强对于教学创新的支持力度,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得每一个教师都敢于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新。
3.创设问题情境式教学
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探索问题的答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敢于提出自身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自身创新思维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从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问题的难度进行合理把握,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太简单无法起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太难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编写成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将枯燥、繁琐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强化师生互动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能够使得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交流学习经验,促进共同提升,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使得学生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确保教学方法的创新效果,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