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践案例与路径启示

14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过程中,深入贯彻与细致执行各项任务显得尤为关键。这一过程不仅关乎产教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更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质量。通过均衡共同体利益、积极探索体系建设、因地制宜灵活施策以及注重数智化赋能等多重策略的并行推进,我们正逐步构建起一个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各负其责且协同共进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均衡共同体利益,完善利益分配制度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需要完善各主体间的利益分配制度,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利,提高参与方的积极性和粘合度,共同促进联合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以确保各成员的利益得到保障。一是建立权责清晰的分配规则。这些规则应该明确规定各成员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利益分配的比例和方式,避免利益分配不公和争议。二是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联合体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和相应的监管制度,对各成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遵守分配规则和诚信合作。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为了激励各成员积极参与合作,联合体应该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奖励制度、培训机会等。同时,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如违规处罚机制等,以防止各成员的不良行为。第二,要建立有效的协调规范制度体系。有效的制度体系是推动和规范市域产教联合体各主体行为的前提和保障。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涉及多方主体,需要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分工和职责,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工作流程、人才培养方式、考核标准等,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第三,要提供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的保障条件。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的关键在于通过政策供给激发联合体的内生动力。其中,强化政策扶持是促进联合体建设的关键路径,探索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入新机制,通过项目建设中贡献程度,给予相关学校经费和政策支持,对相关企业给予税费、土地、财政等支持,增强联合体建设积极性。

二、探索体系建设,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发展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体系建设,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联合体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服务;二是形成新型创新联合体;三是各参与主体多方发力,促进整体发展。

首先,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服务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体”“两翼”总体思路。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两翼”之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使命牵引。新发展阶段,联合体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深化产教融合、产学合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在省政府的引导下,集聚区域内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形成各类主体深度参与的组织,支撑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模式。其次,培育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价值连接点,形成创新共同体。价值连接点的培育要以新型组建范式的转变为突破点,即由职业院校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组建转变为由龙头企业牵头、职业院校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组建的局面。积极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引导支持企业和研究院所等多元主体“同题共答”,通过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为园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统筹各成员单位的培训资源和需求,通过联合体内院校开展的各类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最后,强化主体责任,形成共建共享体系。一是强化政府主导。政府统筹推进是促动各方参与主体形成合力的关键推动力,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政府要进行宏观规划、合作指导、制定政策制度等,承担凝心聚力、利益协调、考核评估的责任,保障联合体的顺利运行,实现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企业参与。企业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有多种模式:企业主导多方参与、企业参与高校主导的产教联合体、企业参与政府主导的产教联合体。不同的参与模式决定了企业和其他主体在联合体中的不同责任,应灵活进行共建协议的拟定、共建单位的选择,采用“一事一议”方式,激发企业参与的活力。三是引进行业标准和人才。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需要来自行业的规范和引导。对标行业标准,建设合格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和技术规范,引入行业人才,有效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培育和完善行会制定标准、主持考试、颁发资格证书的权利和能力。四是职业院校主动发力。“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主动寻求与中心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不失为职业院校打破身份固化、破解产教融合困境的一条路径”。学校自觉着力改革教师管理与培养制度、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实践中心,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

三、施策因地制宜,建设特色鲜明的产教联合体

市域产教联合体因市域间教育、产业水平不同,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到“扎根地方,服务产业”,因地制宜施策,建设特色鲜明的联合体。首先,要做到定位清晰。不同城市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不同,市域产教联合体应当结合当地的产业特点,选择本地优势产业和教育机构进行深度合作,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其次,多层对接式发展。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在充分整合和优化市域资源的背景下建设的,要做到多层精准式对接发展。除院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外,市域产教联合体还要对接县域优势资源,形成市域优势,对接省域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行动,积极发挥市域的支撑作用,共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最后,差异化发展。在政策和组织方面,市域产教联合体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环境和组织形式进行差异化发展,突出内部特色和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外部特色。例如,如果当地政府对产教联合体的支持力度较大,那么联合体可以采取更为紧密的组织形式,设立产教融合研究院;如果当地政府对产教联合体的支持力度较小,那么联合体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组织形式,如设立产教合作项目基金。

四、结合“智改数转”,建设现代化产教联合体

“智改数转”是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建设现代化市域产教联合体要结合“智改数转”发展要求,注重数智化的赋能和培育,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力和产业升级的能动力。

一是通过智慧化打造无边界教学。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可以通过与科技企业合作,引进智能化技术,为学校提供在线教育平台、智能化教学解决方案等,提高教育质量和拓展教育渠道。利用在线教育、电子课本、智能化课堂等方式,将企业实践教学场景与学校理论教学场景相结合,拓展教学渠道与内容,扩大教育对象范围。课程是突破职业教育教改瓶颈的重点和难点,市域产教联合体要以产业数智化的改造和转型为出发点,结合当下智能化和数字化新技术的发展,联合院校改造和开发相应课程,开展交叉融合型课程建设。二是加强数智化人才培养。人才是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核心资源。基于产教联合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各主体依据大数据智能化行业发展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联合开展企业实习、校企合作培养、产教联合办学等方式,面向学生和企业员工开展数字能力提升培训,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数智化人才,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三是建设数智化政策平台。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转型政策平台的建设,是打破各主体间信息壁垒的关键。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政府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转型契机,对接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建立政策服务平台、政策宣传平台等,消除各主体间的信息差,实现联合体内部管理信息化、外部资源共享化,为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政策服务。


发布于:2024年10月15日 10:31:1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