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比赛用好这个元素,肯定稳稳拿奖!
很多老师其实不知道,如果能在日常教学和参加比赛中用好这个元素,其实是非常加分、非常新颖的。而这个元素就是思维导图!由于现在各大高校的课程内容都比较复杂,知识面也非常广,知识点较多,如果不采用什么手段进行学习的话,就会让学生感到非常吃力,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如果在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我们把课程的信息结构捋清,把复杂的知识结构化,还能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能力,让学生从整体上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用不同课程进行举例,告诉大家在课程的什么阶段使用思维导图效果更佳,也更能打造比赛亮点。
1.课前预习环节
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将预学的知识绘制成思维导图并提交作业或在课堂中设计一个展示讲解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不仅能让学生在绘制和讲解中逐渐捋清知识点的结构,也能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效果,丰富课堂的活动形式,还能帮助其他学生拓展学习思维,一举多得。
以《食品卫生学》课程为例,在课前预习环节使用思维导图就可以是这样:
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时根据《食品卫生学》的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及真菌毒素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知识点的宏观思维导图,然后再根据每个知识点为子节点,制作各类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防止食物中毒的防控措施等相应的微观思维导图,与其它预学材料一同发给学生,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预学方向。
学生则围绕教师给予的食物中毒的类型宏观思维导图开展预习,并根据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深入研究每种食物中毒的类型,了解其发病原因、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思维导图中添加自己的见解,比如通过案例学习,标记出特定食物中毒类型的典型案例和处理方法,由此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
在学生预学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布置预学作业,让学生提交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或者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巩固预学成果。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来评估她们的预习效果,并提供反馈和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程中的关键概念。

2.知识讲解环节
在课中的知识讲解环节,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丰富课堂的互动活动。教师在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讲解的过程不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在小组汇报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知识讲解环节的思维导图运用就可以是这样: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个包含中国旅游历史发展主要阶段和关键事件的思维导图。比如古代旅游、近现代旅游、当代旅游的特点等,逐步展开这个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利用一些醒目的颜色和图标来突出每个时期的重要旅游事件或政策,吸引学生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就思维导图中的某个点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如提问学生对某个历史时期的旅游特点有何见解。
或者组织学生小组围绕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制作详细的思维导图,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同时,也能锻炼她们的沟通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观摩其它小组的作品时,学生也能更全面地理解中国旅游的历史发展,以及它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3.课堂小结环节
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记忆与理解。
以《商业插画》课程为例,课堂小结环节的思维导图运用就可以是这样:
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就可以将本次课的整体内容进行归纳,并在其中标注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是难点内容。比如首先展示不同插画风格的分支,如现实主义、抽象主义、卡通风格等,每个风格下可以进一步展开其特点和代表作品。然后在创意表现形式的分支下,可以包括色彩运用、线条设计、构图技巧等子节点,并展示这些元素如何影响插画的整体效果,从而让学生系统地回顾本节课的所学内容。

4.课后巩固环节
在课后阶段,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整体的复盘,并根据教学效果对思维导图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动,使其更适合学生进行学习。
以《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为例,课后巩固环节的思维导图运用就可以是这样:
在课后的巩固环节,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比如布置绘制思维导图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木工施工常用材料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如实木、人造板、木工胶和木器漆等。通过这种作业形式不仅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还能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过程。教师在批改这些作业时,还可以提供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理解材料的特性、用途和施工注意事项。如果有比较优秀的思维导图作品,也可以展示和分享,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热情。
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与木工材料相关的阅读材料或实验项目,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深入拓展和应用,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还能更深入地了解木工材料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动态,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关于思维导图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应用方法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有关思维导图的内容,欢迎在众师云社区页面搜索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