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这份教案真的太爱了!
在教学能力比赛中,有一份亮眼的教案,能提高获奖的几率。那什么是能获奖的教案呢?首先要包含所有必要的教学元素,如基本的授课信息、学情分析、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反思改进等内容,还要在细节上精益求精。今天将结合往届的获奖案例,解析如何写一份能获奖的案例。
合理的排版布局
合理的排版布局能让评委快速浏览教案,且易理解的整个教案,各要素排版清清楚楚,打分怎么会低呢?大家可以看一下国赛级的教案,合理的标题层次、明确的段落划分、恰当的页边距和字体大小,以及适当的颜色和图形使用。这样的版面不仅能够提升阅读体验,还能展示教师的专业性和对细节的关注。

详实的数据图片
教案中的数据和图片可以为评委提供直观的教学效果展示。使用图表、统计数据和相关图片可以增强教案的说服力。数据的准确性和图片的相关性是关键,它们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能够支持教学目标和策略,而且图表和图解等可以有效地展示复杂的信息和关系,提升教案的专业感,评委能够一目了然,留下深刻印象。
完整的教学过程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要包括导入、讲解、互动、练习和总结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预期效果。这一部分很多老师容易出错。教学环节就是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在课前预学和课后拓展阶段是不用标出时间,课中部分要注明每个环节的时间,且一定要有导入!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三到五分钟最佳。教学内容就是教学过程中要传授的知识点、概念、技能等,这个不要跟教师活动写一起或者搞混了!

课程思政的融入
一定要有思政!这不仅仅是将思政教育的内容简单叠加到课程中,而是要将价值观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另外,教学内容分析一定要有思政的融入,简单的概括一下就可以了,很多老师的教学内容分析部分是没有思政融入的,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环节,最好能标明思政的融入,避免评委看太快没看到。


巧妙突破重难点
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理是评委评估教案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份优秀的教案要能够展示教师在处理这些难点时的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例如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设计互动环节、引入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来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难点,同时也能够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以及一些小细节
评委们往往会注意到教案中的一些小细节,如页边距、字体大小、颜色使用、图表设计等。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比赛文件要求,抓住这些小细节,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和对教学的认真态度。此外,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确保所有引用和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也是提升教案质量的重要因素。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