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比赛课程内容重构图,详细画图步骤

174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在教学能力竞赛中,实现"岗课赛证"的融合是教学内容创新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将工作岗位需求、课程体系构建、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认证紧密结合和统一。在修改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注意到教师所绘制的图表在逻辑上仍有待优化。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阐述教学内容重构的设计思路,为准备参赛的教师提供一个参考。

比赛中“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内容设计,其逻辑是基于校企合作,依据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将课程内容、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落实岗课一体,缩小课程内容与生产实践的差距,让学生对岗位不陌生,职业能力满足岗位任务要求,缩短学生的岗位融入周期。同时,依据技能大赛考点、“1+x"职业等级证书考核要点、行业标准、典型工作案例等资源,以竞赛的技能赛点和训练手段、证书的行业标准和考核要点等内容来优化课程教学全过程,达成以岗位要求来统筹教学全程,学习即备考,实训即备赛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重构图通常要包含专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课程标准、技能大赛、1+X证书、企业真实项目、课程模块、学习任务、课程思政等内容。

图表在排版上没有固定模式,只要能清晰地呈现出教学重构的完整逻辑即可。

下面介绍自上而下的“三段式”横向排版。

内容图片

第一段,图表上方放专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课程标准、技能大赛、1+X证书,注意,一定要写出具体的专业名字、课程名字、竞赛名称、证书名称,避免出现笼统、放之四海皆准的阐述。

第二段,图的中间通常放教学内容重构的逻辑,也就是要体现基于企业真实项目,融通竞赛赛点和职业证书考点,把课程重构成了多个课程模块,又将参赛模块设计成了多个学习任务,每个教学任务融入相应的课程思政内容等。

第三段,图的下方要列举出具体的项目名称、竞赛赛点、证书考点、课程模块名称和学时、学习任务名称和学时、课程思政内容。这里要注意课程模块和学习任务的排序,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比如从理论到实践、从点到面、从易到难等。此外,如果内容有多个点,比如赛点和证书考点,建议分点来写,不要成一大段文字,会影响整体美观度。

以上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发布于:2024年08月30日 17:01:2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