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比赛如何构建课程重构?
在教学能力比赛中,教学实施报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课程重构图更是实施报告中的精髓所在,它不仅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直观缩影,也深刻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追求的教学目标。那如何画好课程重构图呢?


想要设计一个优秀能获奖的课程重构图,首先需要熟读比赛文件。文件的总体要求指出,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比赛内容指出,要根据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这些都是教学内容重构的依据,对于专业课老师来说,内容的选取依据就是关于专业课程的内容,需要紧密围绕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点。

在比赛文件中,特别强调了要对接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所以老师在设计课程重组图时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以满足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文件中还提到鼓励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那模块化课程如何设计呢?

教学能力比赛鼓励按照生产实际设计模块化课程,老师可以先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再细分为具体的项目和任务。这种设计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也便于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文件要求专业课的学时分配不少于16个学时,那可以设计成8个任务,每个任务分配2个学时。当然不是必须要一个任务2个学时,如果是专周实习或实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4个学时一个任务。

现在课程已经落实好了,但是课程重构图还没有画好。这里要注意一下,文件中还提到,要结合教学实际融入科学精神、工程思维、创新意识、数字素养,注重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培育,这是思政的内容,所以一定不要忘记在重构图上加上思政的融入。在课程重构图中,适当体现思政内容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分强调,因为后面还会有专门的思政图来详细展示。专业课的课程重构图,重点是展示课程内容的重构和模块化设计。

上面介绍了专业课的课程重构图如何画,那公共基础课的课程重构图又怎么画呢?首先它的绘制方式与专业课略有不同。公共基础课更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强调学科知识和专业应用场景的融合。因此,在绘制公共基础课的课程重构图时,可以不体现“岗课赛证”,而是更多地展示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在绘制课程重构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图形来区分不同的模块和任务,使图表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同时,图表的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的元素,以便评委专家能够快速把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总之,绘制课程重构图是一项需要细致规划的任务,需要老师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老师具备创新思维和前瞻性视角。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