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奖教师都在用的教学设计!

34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PBL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或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深植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策略。这种方法在实施时,教师会根据现实世界的情境,设计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学生需要自己识别和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然后制定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这个过程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面前的问题,也促进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当P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模式相融合时,可以最大化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互动教学的效益。这种结合适应了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新趋势,使他们能够在线上自主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在线下课堂中通过讨论、合作和应用来深化理解,从而更有效地整合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PBL+混合式教学”模式,核心内容为“课前线上资源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课堂问题讨论+答疑+重点精讲”“课后线上自主强化+主题讨论”。独特之处在于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得到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内容图片

一、课前:自主预习、生成问题(线上)

老师:

1、提前2-3天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传视频、课件、文本资料等学习资源,

2、在班级群给学生推送导学案(包含本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问题),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侧重点。需要注意,问题不一定包含所有的知识,但必须包含重点和难点的知识。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那些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如查找资料、数据验证、小组讨论等)解决大部分内容的问题。

3、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

4、向学生推荐其他参考数目和学习链接,作为知识补充材料,拓展学习思维。

5、在线答疑;观察学生预习情况;适当督促自学进度

学生:

1、接受学习任务,结合线上资源自主预习

2、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将预习成果做成思维导图或PPT,为下线下课堂展示和讨论做好准备。

3、将预习过程中的难点、疑点整理成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或向老师请教。

二、课中:知识精讲、解决问题(线下)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基于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包括预习成果展示、针对预习内容的讨论、教师对学生疑问的解答,以及对课程重点的深入讲解。

老师:

1、组织学习小组展示预习成果,并对成果进行点评。

2、引导学生对预习成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补充,适时指导。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讨论,帮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之间的逻辑联系,并能够将获取和应用知识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3、对学生预习成果进行简要总结,自然过渡到课堂重点内容的讲授,讲授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互动,比如提问、抢答或让学生提出问题等,通过释疑解惑方式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知识。

学生:

1、小组代表分享预习成果及问题;点评其他小组预习成果

2、在教师引导下参与基于问题的讨论,将预学的知识运用起来

3、认真听课,知识内化,形成新知。

三、课后:主题讨论,总结反思(线上)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发布相关的主题讨论任务和习题作业,以此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老师:

1、在线上平台发布课后作业、知识巩固拓展资料,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组织学生进行线上主题讨论。

2、参与主题讨论,在线答疑。

3、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尤其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4、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问题反馈和改进建议。

5、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并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

学生:

1、完成课后作业,参与线上主题讨论,提出问题或观点。

2、对知识点进行整理、总结、梳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总结反思学习表现。

以上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内容图片

发布于:2024年08月16日 15:29:0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