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产教融合:“六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六协同"育人模式涵盖了管理、资源、产研、文化、就业、资金六个方面的深度合作与融合。在高职产教融合的道路上,实施“六协同”育人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六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一)管理协同
1.内涵及作用
管理协同是指一个或多个行业企业直接与非政府利益攸关方参与正式的、以共识为导向的、协商的集体决策过程,以解决产教协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由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并共担责任,为产教协同确定上层决策和方向,是促使“产”和“教”同频共振的组织和政策保障。管理协同可以在提高参与主体民主意识的同时,提升其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在相互理解、尊重的基础上不断调适自我利益与公共利益,最终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有助于短期内实现产教协同政策优化,获得最佳的政策效能。
2.建设路径
第一,建立管理协同组织。为了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强化行业指导,首先,应在重点产业建设由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管理者、总工组成的省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承担高职产教协同育人政策咨询、项目论证、标准研制、专业开设及拓展、产品研发指导等工作。其次,着力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管理机构,依托各市产业园区和地方优势产业,高职院校一级机构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院校二级机构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学教育转化基地和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除此之外,鼓励建立校企高职教育集团和行业培训管理机构,补充相关职能,加强行业企业培训和高职教育统筹管理。
第二,建立管理协同机制。省级政府相关部门发布产业发展方向指南,结合产业方向制订人才需求计划,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对象“清单”,健全校企协调机制;同时,完善高职教育工作市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地方政府出面建立统筹协调推进机制,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激励细则,推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建立管理协同机制,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和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职能结构协同,更体现在政、校、企在产教协同管理过程中组织机构的协同,主要涉及管理决策、教育服务、信息共享、危机预警、教育评价、就业指导、后勤保障等方面,每项工作内容虽有不同但相互关联。产教管理协同工作应通过“互联网+”这一模式,搭建智慧产教联盟平台,以此保证高校和企业及时获得丰富的信息,打破产教互通的壁垒,有效统筹、合理运用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
(二)资源协同
1.内涵及分类
这里的资源分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即师资;硬件资源指教学硬件设施。人才一直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高职院校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将高校的师资、硬件设施和企业的资源有效整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校期间既接受学校教育,又能进入企业提前接受企业工作环境的熏陶,使学校育人和社会、企业育人充分融合,通过产教协同育人,实现育人资源从线性的“技术支持”到非线性的“资源优化”的质的飞跃。
2.软硬件建设
第一,师资协同。师资队伍建设是产教协同育人的保障和前提。高职院校应在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级管理机构发挥总体协调优势,制定专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使“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常态化。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定期到产业所属各企业实践或开展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熟悉实践单位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管理制度、技能要求、用人标准等,了解产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学习相关产业新规范、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参与实践单位生产工艺编制、关键设备操作及管控、质量管理与控制、企业项目开发、产品技术研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工作;同时,利用自身专业特长,为实践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解决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出台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制定实践教师过程考核制度、经验交流制度,确保教师实践工作富有成效。企业兼职教师的培养应与专职教师培养双轨并行,相关产业集团应逐步制定高层管理人员进课堂制度。企业高管可以作为院校特聘专家,每年定期到学校作专题报告;企业能工巧匠和优秀人才可以担任院校实践兼职教师,承担一定学时的专业实践教学任务。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产业技术骨干和高级工程师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使之参与院校专业建设并开设相关课程。
第二,硬件协同。不断完善和更新的硬件设施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是学生获得技能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教学方式朝着多元化、高科技化的方向演变,智能建造、虚拟导购、数字化裁缝、AI辅助医学技术等涌现,这对高职院校硬件设施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可以联合企业建立市域或园区产教联合体,按照资源互补共享的原则,整合区域内院校实践教学资源,加大校内基础技能的训练基地投入,建设专业核心技能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满足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考核要求。为了便于管理、有效整合所有资源和更好地利用实训资源,应建立产教融合数字化平台,解决跨校区、跨部门、校企错峰使用实训场地问题。
(三)产研协同
1.内涵及功能
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产研协同是将产业、教育、科研在功能与优势资源上进行协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起到支撑产业发展及服务创新作用。科研是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职院校科研从产业需求着手,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技术研发与技术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校企可以携手进行产品诊断、技术攻关等。产研协同提高了协同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可以引领产业和教育事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2.协同基础及合作方向
第一,以企业资源为依托申报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可针对地区产业特点,与大型产业集团联合申报组建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及产业应用推广项目,有力推进产研协同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依托企业资源,承担技术研发任务,为企业、行业提供产品或产业链工程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工程整体设计、设备与工艺流程配套技术和管理优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另一方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产业集团在资金、产业和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第二,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提供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规划建设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服务,促进中小企业技术革新、产品升级。建立覆盖“成果产业化+应用研发+人才培养+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的产研协同技术及应用平台,校企共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长三角地区或产业园区产业协同发展赋能,为更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形成共振效应。
第三,以提升岗位能力为依托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科研协同成果的辐射带动效应,提升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可以将院校专业教育与行业培训结合起来,通过委托管理、顾问咨询、培训提升等输出方式,为同类型企业提供专业定制服务,形成一系列体现产业特色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并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下,逐步规范完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标准,实现产教协同育人、人人持证上岗的良好局面,形成企业、学校和学生多赢的局面。
(四)文化协同
1.内涵及特征
文化协同的侧重点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这是产教协同的精神支柱。对高职教育而言,没有企业文化的有机渗入,高职院校文化就缺少了生机和活力。高职院校应积极营造产业文化环境,根据办学特点,形成特色各异的校园文化生态,促进文化育人。
2.共建措施
一方面,高职院校积极融合企业文化精神,采取逐步渗透的融合方式,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行业认知教育、企业文化宣讲、实地参观等形式,将企业价值观和文化元素引进校园,实现教学环境实景化、技能培养专业化、素质培养常态化、教学内容职业化,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互融互通,让学生认同企业的愿景和使命,认同企业的文化,转变为员工角色时有自豪感。另外,各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园行业文化氛围的营造,积极打造校园准职业化环境,在建筑风格、教室装饰、餐厅布置等方面体现职业精神和行业特色,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行业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文化协同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责任感、荣誉感,不定期举办工匠精神事迹报告会、企业文化大讲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吃苦敬业精神和职业技能规范,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五)就业协同
1.目标及概念
就业协同的目标是实现高职毕业生的高品质、充分就业。高品质就业不仅包括高质量就业、高就业率,还包括高职院校学生高起点创新和创业,要求高职毕业生具备一定的职业岗位迁移拓展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区域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业,逐步拓宽职业向上流动的通道,更好地推动产业升级。充分就业就是根据产教协同育人协议,让学生毕业时获得一个较为满意及对口的就业岗位,并在自己岗位上高效工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失业率及因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引起的职业转换而导致的暂时性失业。
2.就业协同实施路径
第一,共建产业学院和订单班。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和订单式培养是产教协同育人的一项重要举措。政府、企业、高职院校采用PPP模式1共同组建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开展学业评定,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专技人才。高职各学院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区域特色产业,与企业组建企业主导式订单班。在部分专业,如护理、幼师、酒店管理等,推行“实习+就业”工作模式。
第二,鼓励大学生创业。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应出台倾斜政策,以支持大学生创业。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以完善产业链为目标,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引进、培育创业项目,配备指导教师,以创业促进教学、促进就业;可以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为学生孵化创业项目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风险评估等一站式服务;还可以安排在校生进行项目实习,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创业技能竞赛和创业社会实践。
第三,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人才供需信息平台是以专业对接产业信息库为基础建立的。企业可以依托省、市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完善产业人才数据库。高职院校可以选择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开展人才供需典型性研究,力求所设专业紧贴市场,专业布局和当地产业结构协同,做到高职人才培养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与企业零距离交流,根据企业利用平台发布的招聘信息及提出的岗位技能要求,知道企业“要什么”,自己应该“学什么”,做好在校期间的学业规划。
(六)资金协同
1.内涵及主体
资金协同主体主要指企业、高职院校、科研院所、服务平台或者行业协会等组织。这些组织围绕产教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重点领域或者共性需求,在协作开展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公共服务及管理等合作及创新活动中会产生相关的资金需求。
2.三种资金来源
首先,加大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梳理符合条件的职业教育产教合作项目,并将之纳入地方政府预算、投资专项等的支持范围,财政预留用于支持创新活动的专项资金,按照公益性原则,支持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地方政府试点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高职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设立高职专款专用资金,并出台政策支持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上市融资。
其次,吸引产业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政、校、企继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引进相关产业公司入驻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场所,企业购买设备和提供实训师资共建实训基地,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校企合作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产业学院和企业班学生资助办法,企业设立奖学金制度和据服务年限承担学费制度,探索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最后,发挥地方金融服务作用。鼓励各地金融机构提供支持以发展职业教育,金融机构可选择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也可选择民办高职院校,向其提供基本建设贷款,并提供高技术含量的个性化有偿金融服务。
二、产教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企业办学主体地位不明显,校企合作育人简单化、形式化,参与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企业教师积极性不高等,主要原因在于协同育人过程中校企双方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机制,且产教融合涉及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和学生及家长等多元主体,各方主体均有自己的价值目标和利益追求,导致校企融合发展的共振效应不显著。根据上述产教“六协同”育人的内涵特征,制定产教协同育人考核细则,拟定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增强产教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节选自《职业教育》2024年第8期)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众师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