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设置:三维耦合机制的路径选择

23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职业教育的三重属性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既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适应外部经济和产业的动态变化。专业设置需实现产业链发展、教育体系构建和学生需求满足的三维耦合。这一耦合机制是确保专业设置合理性、适应性和前瞻性的关键,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内容图片



(一)本源探析:专业设置的本质在于促成三维耦合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由于受到外部产业链发展规模与速度、实践技术知识内部创建进程及学生选择权利的三重逻辑的制约,因此要打造三维耦合机制促成专业设置的良性运维。


首先,从专业设置本质的角度看,专业设置的出发点是培养“有思想、有本事、有品德”的时代新人,而经济社会及外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强化了其对高素质劳动者、技术技能人才、实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最终要通过整合外部产业链发展需求机制、教育内部端的实践技术知识的发展机制及学生个体未来的就业需求机制,实现三维耦合,完成专业系统的合理设置及优化。专业设置以学生个体需求为桥梁,促进教育内部的内在发展需求与产业链发展外在需求的有机融合;实践技术知识及产业链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个体发展及其就业观念的转变,并通过三者的耦合作用发挥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教学设备条件、实训基地条件等资源,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技术知识体系等与行业产业相衔接的专业设置,满足产业链发展、实践技术知识内部、学生自身成长三要素的需要。


从另一个视角看,我国高职院校所处的不同地域,其经济状况、产业发展、技术水平都有所差别,面对不同地域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就业意愿的差异,其人才培养定位也应具备针对性。而职业教育又要依据区域产业发展的特征来进行专业设置,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地方职业教育品牌。这也就决定了不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在遵循三维耦合机制的基础上,同时要凸显学生个性特征及当地特色产业特征,积极设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色专业。将地方技术理念、学生个性需求融入专业设置中,使学生站在技术前沿视角看知识,将内部实践技术知识和个人兴趣相融合,使培养的创新型人才能够及时主动地适应外部产业转型变化,从而刚性满足地方产业链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过程中对专业选择的多元化需求。


(二)改革缘起:三维耦合机制奠定了专业设置基调


三维耦合机制为专业设置定下基调。社会、知识、学生是专业动态调整的三个基本要素,高职院校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应主动顺应矛盾多样化的多元化社会诉求、实践技术知识更新的要求和学生个体差异性需求,将产业链、实践技术知识、学生发展的三维耦合机制视为专业设置的方向、原点、内驱力及归宿。只有这样,方能促使高职院校与产业、行企、学生之间的信息有效流通,从而根据衍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前瞻性地设置专业,更好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此实现高职院校专业与产业链、技术知识、学生个体的统筹协调与发展。


内容图片



首先,三维耦合机制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方向性指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路径在于主动适应与引领未来新型外部产业链发展需求、实践技术知识内部变革发展的新趋势、学生差别化的学习需求。由此,高职院校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机制,充分考虑内部实践技术知识的系统性机制及高职学生的基本诉求机制,促使现有的传统专业结合新兴产业的要求,不断改造转型,朝着高水平、高质量和特色化方向前进,并将最先进的技术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式、专业结构以满足专业与产业链、学生个体的有效对接。通过以上三维耦合机制可实现产业发展目标、技术知识目标、学生自身目标三重目标的有效统一。


其次,三维耦合机制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了原点。高职院校作为与外部产业联系最紧密的生力军,其专业如何设置既不是由政府、高职院校、产业三主体各成体系所决定,即不是单纯的由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所直接决定,也不是由高职院校领导内部商议决定,亦不是仅依据外部产业链发展、内部端实践技术知识、学生需求三要素的其中之一决定;而是要跳出教育系统,科学地分析过去与现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外部产业链发展、内部端实践技术知识、学生个体需求的耦合协调情况,科学合理地预测未来三者的协调发展趋势,前瞻性地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再次,三维耦合机制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了内驱力。高职院校之所以能够清晰准确地定位并进行专业设置,根源于在三维机制耦合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将这些内外部系统的影响因素转化为自身生存发展的内驱力。高职院校围绕特定人才培养理念,基于教育内部端的课程和实践技术知识设置专业,并通过持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学校的声誉与成就,获得外部产业及学生提供的教育经费,从而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三维耦合机制推动高职院校将内外部影响因素转化为专业设置的内驱动力,在实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产业链、实践技术知识、学生的全面发展。


内容图片



最后,三维耦合机制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归宿。专业设置要围绕外部产业链发展需求、内部实践技术知识的更新、学生个人需求的改变,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均与之相符合的专业。不同的高职院校特色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同,其专业发展与外部产业链、内部实践技术知识、学生个体的关系亦不同。因此,面对产业链发展、实践技术知识更新、学生个体需求的多样性,高职院校必须将专业设置置于三维耦合机制中理性判断并决策,通过创新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方式以及课程技术知识的组织整合方式,找到专业设置与外部产业链、内部实践技术知识、学生个体相适应的落脚点及归宿,提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外部产业链变革发展的适应性,进而提升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三)兜底保障:亟待构建体系健全的三维耦合机制


为完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三维耦合机制,需以高职院校自主建构体系为基础,将外部产业链影响的体系和学生的选择体系作为动力,将政府监管体系作为保障,并保障各要素信息通畅。


首先,构建高职院校自主建构体系是三维机制耦合的基础。高职院校是专业设置的载体,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历史情况来看,之所以难以实现专业设置与外部产业链发展、学生需求完全匹配,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代替高职院校宏观调控,干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缺乏自主建构体系。不同高职院校发展特色及其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学生职业规划也不尽相同,决定了不同院校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需求的异质性,唯有高职院校作为专业设置的主体,自主调研产业及学生的需求信息,自主构建专业设置体系,方能通过三维耦合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设置。


其次,外部产业链影响的体系和学生的选择体系是三维机制耦合的支撑动力。产业企业等外部市场是专业人才的需求侧,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就业平台,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外部需求主体。产业企业通过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把控,动态设置专业,是推动三维机制耦合、实现专业设置的外部支撑动力。学生既是专业培训的对象,又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经费资源保障,是推动三维机制耦合、实现专业设置的内部支撑动力。外部产业链影响的体系及学生的需求体系为专业设置提供方向指引及内外部动力支撑,推动高职院校通过三维耦合机制合理地进行专业设置。


内容图片


再次,构建政府监管体系,保障三维机制耦合。高职院校自主建构体系与政府的监管体系不可或缺。高职院校自主设置专业的过程中,或存在信息不流通,人才培养与外部需求不对接等问题,或存在由于自我管理体系不健全,盲目跟风地设置热门专业等问题,违背三维机制耦合的专业设置内在机制。针对政府监管体系,首先,可通过汇总产业岗位的需求信息、高职院校专业布点信息,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数据信息资源。其次,可通过政策执行结果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情况灵活调整下一步政策制定的战略部署。通过各种专业人才就业情况评估专业质量,引导高职院校按照三维机制耦合要求,动态设置专业。总之,政府的监管体系与高职院校自主建构体系可推动和保障高职院校按照外部产业链、内部课程及实践技术知识、学生成长的三维耦合机制进行专业设置。


最后,各要素信息流通是三维机制耦合的保障。高职院校专业由外部产业链需求、内部课程及实践技术知识、学生自身需求三大要素系统组合而成。专业设置既要考虑产业链、课程及技术知识、学生三大要素系统的独立因素,又要考虑三大要素系统的非单一线性综合交融的因素。因此,要实现三维耦合机制及专业的合理设置,既要横向了解外部产业链、内部课程及实践技术知识、学生各要素系统的自身发展情况,还要纵向了解历年来各专业设置遵循外部产业链需求的匹配度、内部课程及实践技术知识发展、学生个体的满意度的情况。全面、精准获取以上信息是高职院校合理设置专业的保障,也是决定三维机制充分耦合实现的关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众师云社区。

发布于:2024年08月01日 09:46:0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