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教学能力比赛的教学内容重构,我只花了3步!
教学能力比赛的文件在教学内容板块对参赛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接职业标准””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模块化课程”。也就是在教学中要能突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特点。很多老师对这个方面的内容写法没有太多把握,也不知道教学内容重构到底应该怎么写才能让评委眼前一亮。今天这篇文章就来给大家讲讲教学内容重构的写作思路,希望能帮到各位因教学实施报告而感到苦恼的老师。

一、基于真实项目重构课程模块

教学内容重构应以真实工作项目为出发点,这不仅是教学内容创新的关键,也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需要按照本专业的国家教学标准、工作岗位的具体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具体的课程标准、全国职业大赛和1+X证书的相关要求来选择与本专业职业岗位紧密相连、覆盖本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紧跟行业最新进展、并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为基础来重新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的模块。

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我们就可以根据电子商务行业的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来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比如网络营销、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等。然后选择一个与电子商务紧密相关的实际项目,比如为一家本地企业开发一个线上店铺,并整合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然后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个项目来设计一系列的课程模块,让每个模块都能对应项目中的关键环节,比如网站设计、支付系统集成、客户服务流程等。并在每个模块中融入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像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同时还要融入思政元素,比如诚信经营、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通过这种模拟企业运营的真实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实践操作的理解。
二、设计学习任务
参赛内容应当按照岗位工作的技能要求,聚焦在一个主要课程模块上,并据此设计出许多相关的教学项目。并且这些教学项目之间要有逻辑关系。比如递进关系,教学项目之间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或者并列关系,多个教学项目并列存在,共同构成完整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构建出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此外,在教学项目基础上,我们要能根据实际的工作过程设计出针对核心技能点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学任务则必须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展开,为学生模拟出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让她们能明确每个任务的具体的技能点,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

以护理专业为例,我们就可以聚焦在“病人护理技能”这一核心课程模块上,设计出一系列递进的教学项目。比如从基础的生命体征测量到复杂的急救技能。然后,教师就可以基于实际的护理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任务,在模拟病房中测量并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安全地移动和转移病人等,确保学生能够明确每个任务所需的技能点。让学生在模拟的护理场景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为将来的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融入课程思政、职业技能大赛和1+X证书要求
此外,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我们还要明确职业技能大赛与1+X技能等级证书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并将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到教学任务中,让学生了解行业标准和职业要求,提升实践能力,为考取证书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还要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包括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并且融入课程思政不能只是简单地叠加,而是要将思政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感悟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设计的教学任务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团队共同开发一款数据库应用系统来提升她们的编程、数据库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做法可以是通过模拟项目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过程,培养协作精神,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此外,通过案例教学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到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教学能力比赛教学内容重构写作3大步骤的全部内容了,想了解更多有关教学能力比赛的内容,欢迎搜索众师云社区页面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