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你和一等奖就差一个方法!
思维导图对于激发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具有显著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学比赛开始使用思维导图。今天将跟大家分享9种不同的思维导图结构类型,帮助大家在卷到飞起的教学比赛中,创新有效地传达教学中的复杂概念或解决脑海中的难题。
圆圈图

圆圈图由两个圆构成,内部的圆定义要描述的主题,外部的大圆罗列了和主题相关的所有理解和描述。可以用于联想,进行头脑风暴,也可以用来总结抽象的计算。
使用场景:归类、总结。
气泡图

气泡图由中心的大圆和四周的小圆组成,由直线连接。中心是被描述的物体,四周则是该事物的各项特征。可以用来“描述”,适合用来多维度思考问题,找出事物的多种特征,锻炼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增加学生对某个概念理解的深度。
使用场景:解释、定义。
双气泡图

双气泡图是气泡图的升级版。可以用来“对比”,把两个相近的概念或者事物进行对比,方便学生了解它们的区别和相同点。
使用场景:如果一件事情需要两个主题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双重气泡图,用来比较两个主题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流程图

流程图是最常用的思维导图,它可以用来列举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等,在大方框中写好每一步的步骤,小方框中是每一步需要的东西,用箭头将大方框连接起来,直到完成这件事情。可以用来“梳理步骤”,解释一个事件发生的顺序和条件,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还可以用来做计划,条理清晰。
使用场景:按照时间或流程的展示。
复流程图

复流程图往往适用于复杂的流程或者有多个分支事件出现的情况,也叫因果关系图。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一个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中心方框代表一个重要的事件,左边是事件产生的多个原因,右边是事件导致的结果。
使用场景:对比、因果关系。
括号图

括号图由大大小小的括号组成,从对象出发,用括号的形式将整体与局部区分。括号图与气泡图类似,却又不同,括号图指向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而气泡图指向事物内在的各个特征。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拆分”,适合分解一个事物的结构,便于学生理解整体和局部的概念。
使用场景:细节、内容的解释和延伸。
树形图

树结构图适合用于事物分类,最上方的树根是主题,树枝是相关分类。
使用场景:分类、总结。
桥型图

桥型图形状像一座桥,桥的中间书写“如同”,横线上方和下方书写一组具有某种关系的两种事物,每组事物的关系是相同的,各组之间形成类比的关系。用于事物之间的类比,列出更对具有类似相关性的事物。
使用场景:类比,功能类。
鱼骨图

可以将问题结构化,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集思广益。可以用来表达因果关系,来进行事件分析、因果分析、问题分析等。
使用场景:因果分析、事件分析、问题分析。
以上就是教学比赛必备的9种思维导图,想了解更多思维导图类型或者教学比赛内容的请关注众师云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