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协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专业群"作为国家"双高计划"的重点建设任务,不仅是高职院校教育系统内部与外部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的逻辑载体,更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将从"内外协同"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指导。
一、“内外协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
对高职院校而言,科学地组建专业群是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的前提,须在明晰专业群“组建逻辑”基础上,进一步回答“组建什么”“如何组建”等后续命题。依据高等教育核心理论之一的教育内外部规律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应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状况,调整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及课程体系建设;与此同时,作为一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活动,高等职业教育须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为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服务,进而有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结构要素实现全方位融合。
(一)外部可适应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集群效应逐渐凸显,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准确判断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交叉关系,以专业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培养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适应经济动能转换。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需要以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创新服务措施,健全保障机制,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适应产业结构升级。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逐渐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迫切需要职业教育调整教育层次、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与内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技术技能创新,推动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协调。
三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新兴业态逐渐发展,新的产业增长点、新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使得职业表现出分化且综合的发展趋势。为此,职业教育需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不断更新内部机制和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材建设等方面满足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需求。
(二)内部可优化
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不仅要应对教育系统外部环境迅速变革的诉求,还要在教育系统内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实现快速优化,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在内部治理体系方面实现强化改革。
一是有序调整专业结构。专业结构的有序调整,一方面需要保持专业群核心课程和共享性学习平台建设的相对稳定,以凸显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及办学特色,另一方面需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动态调整与优化专业结构,以彰显专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而凭借组建专业群,在确保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体现灵活适应性,实现专业结构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集约整合教学资源。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是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能够集中资源配置,将原来分散的单体专业发展目标整合成为专业群整体发展目标,以降低宏观调控的难度;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资源效益,可面向相关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使校企相关专业资源要素充分整合,建设高度共享的实训基地、技术平台、教师团队等办学载体,实现群内资源优势互补,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三是灵活建立治理体系。拥有边界清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运转高效、柔性灵活的治理体系,能够使专业群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生源多样、需求增加等新时代高职教育面临的变化。对高职院校内部而言,可以通过专业群设置,使专业的边界进一步拓宽,使治理体系表现得更加灵活;可以发挥基层的办学活力,推进质量保证主体责任的落实。对高职院校外部而言,可以使行业企业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充分发挥群内资源集聚优势,提高运转效率。
(三)内外可协同
结合上述高职院校专业群外部适应性和内部相关性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高职院校专业群,不但要满足系统外部用人单位的需求,输出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还要不断汲取系统外部的能量信息,保持群内各专业结构关系、教育教学资源等要素的优化完善,进而发挥其对区域产业发展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撑引领作用。
要从整体角度开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面向区域重点产业行业,精准分析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合理进行专业结构布局,建立精准对接产业、动态调整布局、自我优化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形成教育对接产业、专业群对接岗位群的专业建设生态系统。
一是按需选择对接产业。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取决于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又主要取决于专业所对接的产业,因此,选择对接产业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凝聚专业内涵、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的首要问题。在选择对接产业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紧跟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规划,提高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的匹配度。
二是动态调整专业规划。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与市场外部需求相互结合的产物。产业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产业链是伴随科技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专业群的发展规划也需要紧跟产业链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
三是自我完善内部格局。通过组建专业集群,更深层次地挖掘专业群内部专业的发展潜力,汇聚各专业的发展合力,将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步调统一起来,激活专业内部的原生发展活力,形成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专业群建设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教育内外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在保持教育质量的同时,也要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教育结构的最合理布局。通过内外协同的策略,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的探讨和反思,期望为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专业群的科学建设和有效运作,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内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参考众师云教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