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体验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听众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参与者。本文旨在探讨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主要特点,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将体验式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以期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理论依据与主要特点
(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体验式教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提出的“产婆术”,注重师生双方平等对话,通过发问的方法引导弟子积极思考,是体验式教学的雏形。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提出“认识源于感觉”,以简明的语言肯定了感觉的认识作用,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理论源头。17世纪初,培根提出“经验的认识原则”以及17世纪80年代洛克提出的“观念的两种起源”,都强调了经验在认知中的价值,认识来源于经验。到了20世纪,以杜威为代表的自然经验主义者对于经验、认识与反思之间关系的思考更加完善,推动了体验式教学的发展。1938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中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学生只有从尝试、应用和改造等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真知。1941年,英国教师科翰提出“一切知识皆来源于个体的实践活动”,在威尔士建立了一所“户外学校”,开始尝试探索体验式教学。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在总结了众多教学理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学习圈”理论,标志着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正式成型。此后,莱文、里文思和科尔博等众多研究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体验式教学理论日趋成熟,体验式教学在教育界已然形成了共识。根据美国大卫·库伯,以及我国学者肖海平、刘书艳、王嘉毅、李放滔等人的观点,结合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的特点,本文将体验式教学概括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从教学需要出发创造和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从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模式。
(二)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教学方法赖以构建的基础,反映了该教学方法的内在特征。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四个:第一,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讲,人的一切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是由实践(直接体验)到认识(间接体验)再到实践(接受检验)的过程,只有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产生共鸣。第二,从建构主义教学论的角度来讲,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但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第三,从生活教育理论角度来讲,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只有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切身经历体验,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自我认识和经验。第四,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学习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反应,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者会产生刺激并做出反应,通过营造特定的情境氛围,引导学生通过感知、观察和模仿等行为方式来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由此来看,体验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身也是一种学习理论,旨在通过实际体验和情感参与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情感和能力水平。
(三)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讲授法相比较,体验式教学具有天然的优势。体验式教学法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强调情境性。紧紧围绕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创设相关的真实情境,通过对情境的感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丰富情感。第二,强调主动性。通过模拟真实的实践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思辨和创造,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参与、主动感知、主动体会,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第三,强调差异性。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差异化提供学习资源,创新多元化学习场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第四,强调互动性。一方面,体验式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师生关系是“我—你”的关系,是一种生命的、精神的对话关系,是一种共同协作的关系。另一方面,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通过同伴互动提高学习兴趣,增进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第五,强调过程性。体验式教学不是直接讲解或展示知识的教学,而是一种体验、领悟、升华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思考、理解、领会的过程,以及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领悟意义和升华感情的过程。第六,强调反思性。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不光是接受知识,也不断思考自己的体验感受、认识和行为,通过实践中的操作和探索思考及验证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二、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对象特点,体验式教学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重构教学目标、开展学情分析、开发教学资源、设置教学流程四个部分。
(一)重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希望学生能够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是教学的指导,也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具体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的成败与得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是否准确、全面、具体、符合实际。重构教学目标,需要从照抄照搬教学参考上面的教学目标,转向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材需求、掌握学生情况,通过基础性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教学目标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迁移应用目标。针对体验式教学,重构教学目标,需要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进行调查,对课程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进行准确把握,结合学生毕业要求和体验式教学要求,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三个维度进行设定,解析课程要让学生学到什么、为什么让他们学习这些知识以及如何让他们有效学习。
(二)开展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指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点、学习方法、习惯、兴趣、成绩等展开深入调查和剖析。学情分析是教与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选择教学策略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落脚点。针对体验式教学开展学情分析,需要对学生的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性格等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课程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认知基础和经验进行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对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方法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进行分析。通过对学情分析,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现状,设计好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案。
(三)开发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一切能用于教育教学的自然条件、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和媒体条件,包括各类教学资料、教学工具和教学媒体。合理地开发教学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体验式教学开发课程资源,一方面,需要按照教学标准、课程达成度、体验式教学要求,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以及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对教科书、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进行开发,使之转化为真正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影音资料、电子教材、网络资源等教学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声音、视频、图片等形式的开发,确保课程资源具有极强的体验性、交互性、交融性、真实性。
(四)设置教学流程
体验式教学中的体验主体是学生,教师是体验式教学的设计者,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一般分为激发动机阶段、实践感受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反馈外化阶段。
1.激发动机阶段:创设情境,促进体验感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主体与教学情境相互作用的性质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成效。因此,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和合理激发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与学生的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密切相关,由于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不足,对许多知识感到抽象和陌生,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需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可围绕教学内容、紧贴实际生活、综合多种方式、利用实践基地。通过情境提出问题,问题要有启发性、针对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学习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为教学活动的继续展开并取得成效打下基础。
2.实践感受阶段:合作探究,促进体验认知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后,教师要善于运用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深化对体验的认知。教师指导学生组建合作探究小组,根据课程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开展探究。通过提前设置的情景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小组开展研究探讨,寻找问题解决方法。之后,组织各小组之间开展交流、讨论、分享,促进学生对体验认知的不断深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适时的指导、指点,对学生的不恰当认知予以及时纠正,在小组探究遇到困境时及时给予知识和方法上的巧妙点拨。
3.体验内化阶段:评价嵌入,促进体验反思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训练,但是学习效果如何还需要嵌入评价,促进学生反思体验,进一步升华对体验的感知。第一,开展自我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做出价值判断,推动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第二,开展学生互评。对学生进行全面梳理并合理分组,学生分小组展示问题解决措施并交流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及矫正。第三,开展教师评价。教师要随时观察、了解学生个体和小组学习状况,一方面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另一方面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指导学生予以纠正。
4.反馈外化阶段:实践验证,促进体验巩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证实,将所学知识加以合理应用,必须通过实践练习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根据课程所学内容,灵活布置课后作业。例如,让学生选取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案例,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撰写一篇课程设计并形成课程论文。通过实践案例剖析,学生验证习得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提高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学生将自己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内化变为动机,形成自身的思想观念,去支配或调节自己的行为,养成行为习惯,从而指导自身实践。
以上就是本次内容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