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概念及特点

28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课程思政是什么?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一样吗?课程思政有什么特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一、课程思政概念辨析

 

(一)“课程思政”概念界定

 

笔者对“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为:课程思政是指学校利用所有非思政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体系。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有以下几个要义:第一,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包含思政教育目标、内容、手段及方法的体系。第二,课程思政所指的“课程”,是指所有的非思政课程,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甚至可以拓展到没有具体课程形态的隐性课程,因此,思政课程不是“课程思政”研究的对象。第三,课程思政研究的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第四,课程思政还是一个重要的理念,既作为新的思政理念,对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又作为重要的课程理念,赋予课程教学改革深远的价值。

 

(二)几组概念的辨析

 

1.“课程”与“思政”。“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既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还包括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其他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一般称之为隐性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语境中,二者的含义是不同的。“课程思政”中的“课程”,是修饰“思政”的,具有“通过课程”或“利用课程”之意,同时还有一层含义,是指所有的“非思政课程”,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其他各门课”;“思政课程”中的“课程”是指狭义的学科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政课程”中的“思政”是“思想政治理论”的简称。


内容图片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不是指具体的课程或课程体系,而是指通过所有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内容与方法体系。“思政课程”是专指为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由国家明确规定,当前大专院校开设的思政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如果把“思政课程”理解为“通过思政课程来开展思政教育的一个体系”,则“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正好构成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完整体系。因此,研究“课程思政”对于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个运行体系的内容、特点及机理存在不同,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3.“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对学生思想意识、政治观点、道德品质、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等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指由党和国家全面规划部署,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即“思政课程”来实现,“课程思政”则主要通过非思政课程来实现。

 

(三)“课程思政”在理论与实践中的误区

 

1.理论上把“课程思政”当作一种“课程”。这种观点认为,“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题中应有之义。有人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升级版;还有人认为,“课程思政”可终结、替代“思政课程”。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根源在于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思政”的真正内涵,导致的结果是增设几门有“特色的”政治类课程。

 

2.实践上把“课程思政”当作一种“活动”。这是形式主义在思政教育改革中的体现,主要表现有:以开设讲座或组织一些活动代替“课程思政”;在每堂课前固定一段时间进行思政教育,并称之为“课程思政几分钟”。这是对“课程思政”的异化,不符合“课程思政”本质内涵,很难发挥思政教育的实效,不能成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

 

二、课程思政的主要特征

 

(一)预设性与生成性统一

 

课程思政在思政教育目标确立上,是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所谓预设性,是指在开发一门课程时,根据思政教育要求及课程特点,确定该门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目标的确立,既为课程思政教育内容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课程教学与评价提供了指南。所谓生成性,是指任何一门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都不可能在开发时全面、具体地确定下来,因为课程教学实际过程中的环境、教师、对象、条件等都是变化的,每位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具体情况将思政教育目标灵活、艺术地融入教学过程,即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具体内容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成。这反映了事物的运动变化特性和教育情境的多样性。课程思政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要求教师重视课程开发时思政目标的确立,并将此落实到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同时不能将思政目标僵化、固化。第二,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新的思政目标的生成与实现。第三,对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提出了挑战。


内容图片

 

(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统一

 

课程思政在存在形式上,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独立性是从课程思政目标设立而言,每门课程都可以明确自身思政教育目标。但从课程思政教育内容来看,则不具有独立性,而是依存于每门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思政具有依赖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于每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可以用一个比喻进行说明,课程思政目标像盐,各门课教学体内容像水,将盐溶入水的过程就是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这时已经看不到盐的存在,但具体课程内容这个水中已经有了思政的盐味。

 

(三)时代性与历史性统一

 

课程思政在内容选择上,是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思政教育的时代性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思政教育在主要内容上体现了社会总体发展的历史进程,它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我国目前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课程思政时代性最鲜明的体现,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处理好理论和现实的关系,既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更要加强运用这些理论研究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能力,做到与时俱进。所谓历史性,是指思政教育内容包括历史创造的并经受历史检验的优秀的人类价值观成果,这些成果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来自于中国社会革命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还来自于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与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我们要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的全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实现课程思政的时代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以上就是本次内容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发布于:2024年06月27日 14:40:5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