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新攻略:如何让课堂赢在起跑线上?
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而教学目标则是指导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标准。一个明确、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能力比赛中,制定出高质量的教学目标更是至关重要。以下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要素:
一、教学目标要有前瞻性。
教学目标应具有广阔的前瞻性。教师在设定目标是可以思考:这门课程、这学期的课程、这一专业的课程为推动学生全面且具特色的发展、适应社会环境、适应学术深造、适应职业领域做了哪些方面的筹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怎样的基石?在基础教育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哪些综合素养?着重培育了学生的何种核心能力?
将教学目标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感的时代新人。有理想主要体现在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能力主要体现在拥有高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强大的终身学习能力,有责任感主要体现在具备卓越的自主发展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要有依据性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遵循科学的顺序,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考核要求、教材里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预估、筛选、初步确定、最终确定等这些环节来进行设定。
首先要找到并尽力去理解相应的课程标准,然后把课程标准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次要认真分析和整理教材与试题,因为它们是有效教学的基础依据,要问自己:这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支撑问题解决的主要知识有哪些?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以及和价值观的连接点,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等问题。
再次要仔细分析学生的状况和成长需求,想想学生的特点、关注的东西、在思考的事情、需要的东西,他们可能会怎么想、怎么表达,教师应该怎样回应、课堂应该怎样引导。
最后要用语言和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教学目标,要明确指向了什么样的学科素养,经历了什么样的活动过程?选择了什么样的问题情境?给出了什么样的学习条件和要求?达到了什么样的能力水平?预设了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又有可能生成什么样的教学行为?
三、教学目标要有实际性
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教学设计落地的基本保证。一节课,想要涵盖很多目标,最后可能一个也是实现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一节节课,有计划地、慢慢进行。不要虚化,要实在。当然这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有难度。
确保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考虑几个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多不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在哪些活动中实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应该的还是必须的?学生通过努力能否达成?教师应当随着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不空洞、不摆设,真正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以上就是此次教学目标设定思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想了解更多的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方法,请参考众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