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这“四把铲”一定要用!
在课程思政大局观下,如何有效地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是每个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探讨挖掘课程思政的四种方法。
一、依据课程所归属或服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深入挖掘
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专业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涉及的重大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科学家或模范人物事迹等。这些都是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
例如,在讲述某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可以融入科学家们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同时,关注重大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实践、教学实践、科技实践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的职业素养要求进行挖掘
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未来职业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元素。通过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增强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例如,在医学专业课程中,除了传授医学知识外,我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引导他们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商务英语课程中,我们可以融入跨文化交流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动态和职业素养要求,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进行挖掘
我们应特别关注伟大成就背后的文化优势,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选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
例如,在中国近代史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
四、结合国际国内时事进行挖掘
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和两种资源(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的背景中,我们可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例如,在经济学课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的经济政策,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认识并分析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世界、理解中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挖掘课程思政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实践。在挖掘过程中,我们应避免简单化、生硬拼凑的做法,而应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认识和重构再造。通过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从而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