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目三”火遍全球:土到极致就是潮吗?

69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最近,被称为“广西科目三”(以下简称“科目三”)的舞蹈正在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球范围内走红,引发了不少网友关注和模仿。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众多的网红博主都纷纷加入到跳“科目三”行列中,如拉丁舞世界冠军乔安娜、帕梅拉、杨丽萍等。可以说,“科目三”走红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只是一次互联网潮流,它更代表着中国对世界范围内的又一次文化输出。


内容图片


“科目三”能够火遍全球,它那具有超强感染力的节奏动作与音乐功不可没,让每一个刷到它的人情不自禁地跟着舞动起来。此外,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渠道,“科目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地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认识了这种舞蹈。


但就在“科目三”对世界各地进行文化输出的时候,网上还出现了另一种声音。有人认为这种舞蹈土气,缺乏艺术的高雅,音乐也很“烂大街”,是一种低俗的文化现象,并不值得受到如此多的追捧。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


内容图片


科目三之所以广受欢迎,除了它本身充满魔性的音乐与节奏,其实还因为它代表了广西当地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给其它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一种原生态的文化体验,这正是根植于本土的文化产物所展现的独特魅力。至于所谓的“土”,其实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互联网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许多原本被视为“土”的文化形式经过适当的创新和包装,也可以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成为时尚的代表,就像马丽波与毛家超演唱的云南山歌《朝你大胯捏一把》也是凭借着所谓的“土嗨”音乐与歌词席卷了整个互联网。“科目三”亦是如此,它虽然是源自民间的草根文化,但却因其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内容图片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输出与本土认同之间的碰撞这一课题一直都存在,并且是不可避免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和碰撞是常态。在看待“科目三”这一文化形式时,我们应该尝试从多元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尽管它在一部分人的眼中属于不太入流的文化,但它的流行其实反映出中国地方文化不同的活力。



内容图片


对于“科目三”的爆火,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面对不同的文化形式,我们既要尊重传统,又要善于创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出一个虎虎生风!


发布于:2023年12月27日 16:02:4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