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没人听?让学生爱上思政课的“流量密码”在这里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老师想要讲好思政课,不仅要了解教材,还要了解学生,要让学生爱上思政课,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那怎么让学生爱上思政课呢?

结合时事热点
想要在思政课吸引学生的注意,选用的素材或者案例就需要“新”。现在的学生都是上网冲浪达人,如果上课用的例子过于老旧,学生可能没听过,也就没有兴趣,如果是结合时事热点,大部分学生都知道的例子,那就能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结合火星探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时事热点,打造《天问》《夜空中最亮的星》《上九天揽月》等思政主题大课。
结合名人或者具体的事例
想要在思政课上吸引学生,必须走心走实、共情共理,才能赢得他们的情感认同,才能实现入脑入心、见言见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具体的人或者具体的事,让学生能切实的理解和感受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的道德风范与思想魅力,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例如毛概课上,用VR技术让学生感受毛主席的成长之路,从第一视角了解毛主席光辉的人生,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的感悟。

借助信息技术
科技不仅改变生活,还改变了教育方式,如果还在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想要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借鉴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的艺术特性,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丰富媒介传播形式,打造富于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全新课程样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时,播放纪实视频,或者伟人生前录音,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5G全息影像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切实感受思政的魅力。
借助数字化平台
思政课堂可以通过网络化和数字化打破时空界限、突破学校边界,拓展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校内校外打通的数字化大课堂。课堂环节从单向关系转向通过留言弹幕和课后作业实现的双向交互,课堂场域从单场景转向适配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小屏大屏、线上线下的多场景,触发思政教育“课堂革命”。例如运用元教材平台,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线讨论、做笔记、留言等,老师可以根据后台数据了解学生学情,进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开好思政课,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与使命。以上就是让学生爱上思政课的“流量密码”,想了解更多思政内容请关注众师云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