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这3个技巧融入课程思政,在教学能力比赛中更容易获奖!

相信许多老师已经在开始准备2024年的教学能力比赛了,但是相信每个老师最关心的问题应该就是:要怎么做才能更容易获奖呢?其实,我们可以从课程思政的融入方面入手!在教学内容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在学生实践中展现出来,使其贯穿整门课程。那么,要怎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课程思政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阶段出发。
一、确定思政方向
通常来说,评委更倾向于那些能够紧扣时代热点、直面社会痛点、解决现实困境的作品。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可以先确定好课程思政的方向,再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把这些方向进一步落实。思政方向可以参考以下5个方面:
1. 政治、思想
教师可以从政策、国情、民情方面入手,政策方面可以从十四五规划出发,国情方面可以从我国当前有哪些机遇、哪些新的理念出发,民情方面可以从人民的需求、行业的需求出发。大部分的课程都可以选择这一方向,适用范围较广。如2022年教学能力比赛公共基础课程组一等奖作品《奋进新征程 共筑强国梦》就是把课程的思政元素摆到明面上来了。
2.法治教育
教师可以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法治思维,维护自身的权利,化解纠纷,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立场,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如2022年教学能力比赛中职思政课程组二等奖作品《匠心筑梦 崇法笃行》。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挖掘思政元素,可以着重考虑爱国、敬业、友善、诚信这4点,因为这4点可以延伸至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协作意识等。
4.职业发展
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职业发展这一方向考虑,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工匠精神、职业责任感和职业创新能力,也能与“岗课赛证”相呼应。如2023年教学能力比赛专业课程一组一等奖的作品《视觉传感小车设计与装调》和《动车组制动系统综合 故障处理》。
5.文化传承
当然也少不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内容中结合我国的历史、神话、艺术、技艺、非遗等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可以提到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外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求大同等思想。如2023年教学能力比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组一等奖作品《传统南狮基本技术》和二等奖作品《诗经•国风 数字艺术 审美设计与表现》。

二、融入思政元素
在确定好思政方向后,下一步就是思考如何融入思政元素。教师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岗位需求,按照课程内容模块的特点逐个融入包括国家政策、伟人思想、职业精神、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教师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时一定要从学科专业思想中挖掘,始终围绕专业展开。因为课程思政的元素分布在教材的各个部分,所以课程思政教学需要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一个知识点上。比如旅游专业的教师就可以根据宣传景区、讲解景点、服务游客这三大模块,分别融入文化自信、爱国意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职业道德素养、责任意识等思政元素。

三、实施思政教学
在确定好课程思政的融入设计后,接下来就要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教师应当明确是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是在课外实施还是在课内实施,是要讲授理论知识还是进行实践教学。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情景设置针对性的思政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室、教学设备、教材、教案、课堂教学活动等载体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在课外,教师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场所、开展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比如医学专业的教师就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学设备、教材等载体讲述医者仁心的先进事迹,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总之,想在教学内容中恰到好处地融入课程思政,教师应当积极能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课程、细心组织教学,在教学中严格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推动"课程思政"的科学性、系统性、高效性建设!想了解更多教学能力比赛相关的内容欢迎搜索众师云解说、社区板块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