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这其中都有怎样的课程思政启发?
近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再次加入了三位中国“成员”,它们分别为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目前为止,我国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保持世界第一!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悠久的农业历史缩影,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贡献。同时,这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那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给课程思政的启发都有哪些呢?
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与环保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文化遗产的出现其实就是将在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保护行为记录下来,并告诫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农业文化遗产的讲述,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态观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身体力行地为环保做出贡献。
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这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其实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它们既可以为农民提供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为城镇的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营造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教师可以将这些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向学生讲述如何乡村是如何通过发展旅游、线上推广农产品等方式来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此外,还可以加入年轻人投身乡村建设的案例,为学生开拓创新创业的思路和眼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三、增强文化自信观念
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农业领域的独特智慧。教师可以在讲述农业历史、文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时,适当地引入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如传统农具的使用、传统农耕技术的传承,并不断递进,最终上升到对农业文化价值的认同等。
通过传授这些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农业文化的历史,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增强她们对我国农业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融入课程思政中,不但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农业历史,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更多有关课程思政的内容可以搜索众师云解说、社区板块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