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比赛4个高分技巧之课堂实录视频

7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2025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已经开始了,在今年的比赛中,课堂实录视频依旧是重中之重。今天将结合比赛文件,围绕视频片段选择、录制要求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01比赛要求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1.教学团队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或专周实习实训、岗位实习教学),每人录制1学时(具体时长与教案中的学时安排保持一致)的课堂教学视频。

2.课堂教学应在实际教学场所,班级全体学生参加(实施分班教学需有说明)。注:

i.这里的实际教学场所并不只是固定在教室,在条件设备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多样化场景拍摄的。

ii.班级全体学生参加是要保持和报名的学生数一致,如果要分班教学需要在文件中说明。

iii.这里建议选择30人班级为佳,这样的拍摄画面效果会更加好看一些,20人班级人数太少,50人班级人数太多。

3.课堂教学视频应呈现课程属性特质、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

4.专业课程二组至少有2个视频呈现教师实操演示与教学指导。注:

这里说的是教师实操,而不是学生实操,一定要注意!

02视频片段选择

 内容图片

差异化、思政融入、聚焦重难点

视频片段的选择是备赛的关键。要体现课程的差异化特点。理论讲解、实操演示、外出实践、信息化应用等不同教学形式要合理搭配,相应的教学环境也要丰富多样,避免单一化。

其次,课程思政元素要自然融入。参赛团队要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与项目特色相结合,设计合理、自然的思政教育活动,避免生硬、尬聊式的说教。这里面前也说到过很多关于课程思政有效衔接的思路,这里不过多赘述。

再次,视频要聚焦教学重难点问题。选择能够凸显教学问题解决过程、难点突破效果的片段,让评委和观众真切感受到教学过程的张力,避免做作、摆拍之嫌。

设备使用、学生参与、内容呼应

除了上述三点,视频片段选择还要注重设备使用的合理性。不仅要体现信息化软件的有效应用,更要注意硬件设备使用的恰当性,避免不合理的设备使用影响教学效果。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性也是评委关注的重点。选择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热情、师生互动频繁的片段,让评委感受到教学效果的满满当当。

最后,视频拍摄内容要与实施报告、教案相呼应。教学流程设计要合理,知识点安排要科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避免内容脱节、前后矛盾。

对于项目化课程,视频选择还要注重项目的完整性呈现。可以选择项目实施的关键节点,首尾呼应,突出项目成果,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03录制要求

 内容图片

根据2023年比赛要求,课堂实录须采用3机位全程连续录制。一个机位对准黑板和屏幕,另两个机位根据教学实际固定位置,覆盖教室全景。如果1学时教学跨越两个场所,每个场所均须安放固定镜头,总机位数保持为3个。

三机位须同步录制,音视频准确同步。录课过程中拍摄人员不在场,提交视频从拍摄人员离场开始到停机为止,录制时长不超过1学时2分钟。所有机位视频须保持音轨连续,不剪辑、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

根据教学内容和实训操作要求,合理布置三机位

无实训操作时,1号主机位对准教师讲课,2、3号机位观察学生上课情况及教师互动指导;

 内容图片

有实训操作时,2号机位拍摄全场与学生活动,3号机位拍摄教学实训指导。思政课程比赛如要求每个画面看到其他两个机位,2、3号机位可放在讲台左右前侧,调整景深即可。

 内容图片

内容图片

2025年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已经开始了,希望大家能获得好成绩。

 

发布于:2025年04月14日 09:59:0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