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使用 AI:短期提升,长期隐忧

13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近期,一项针对土耳其某高中 1000 名 9 - 11 年级学生、时长为一学期的实验研究引发关注。该研究发现,像 ChatGPT 这样的 AI 工具虽能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学生测试成绩,但长期使用却可能削弱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保留。


此次研究在土耳其中学开展,涉及近 1000 名 9 - 11 年级学生,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探究生成式 AI(特别是 OpenAI 的 GPT - 4)对数学课堂学习的影响。实验涵盖每个年级四次 90 分钟课程,辅导程序约占该学期数学课程内容的 15%。每次课程分为三部分:教师复习主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练习巩固概念,最后闭卷考试。学生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GPT 基础组和 AI 导师组,结果显示,最初使用 AI 工具的学生表现显著进步,ChatGPT 和 AI 导师组学生分别比仅用纸笔的普通班级学生成绩高出 48% 和 127%。然而在后续闭卷测试中,使用 ChatGPT 的班级成绩比普通班级低 17%,AI 导师组与普通班级无明显差异。


短期提升原因


  • 快速获取答案:ChatGPT 能迅速提供问题答案或解题思路,让学生短时间内完成更多练习,进而提高短期成绩。
  • 个性化辅导:可根据学生问题提供个性化解答,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解决学习困惑。
  • 提高学习效率:能提供大量学习资源和信息,节省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


长期退步原因


  • 过度依赖:学生使用 ChatGPT 时可能过度依赖其答案,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导致在无 ChatGPT 时难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 缺乏深度理解:ChatGPT 答案可能过于简洁直接,学生机械接受答案,未深入理解背后原理逻辑,不利于长期发展。
  • 错误信息干扰:ChatGPT 回答并非完全准确,学生若缺乏辨别能力,可能将错误信息当作正确答案,导致学习偏差。
  • 学习动机下降:长期使用 ChatGPT 可能使学生学习投入和努力减少,影响学习效果。
  • 缺乏实践机会:使用 ChatGPT 可能减少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而实践是学习的重要环节,缺乏实践会影响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进一步分析学生和 AI 的对话记录发现,使用基础版 ChatGPT 的学生互动肤浅,多直接问 “答案是什么”。研究人员指出,未经指导使用 AI 可能在技能培养阶段成为障碍,限制学习。学生会将软件当作 “外挂”,频繁跳到答案。这表明,在学习关键阶段部署该技术有削弱学习能力的风险。


该研究表明,直接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 ChatGPT 辅助学习虽短期提高成绩和效率,但长期看易导致学生过度依赖、缺乏深度理解、接触错误信息、学习动机下降及缺乏实践机会等问题,影响学习效果和长期发展。因此,学生使用 ChatGPT 时应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依赖,同时加强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

发布于:2025年04月09日 14:20:0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