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评审重点是什么?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有两种主要指标:评议性指标和否决性指标。评议性指标细分为六大核心领域,分别是“授课教师团队”、“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应用效果”以及“课程创新”。每个核心领域下又划分为多个二级指标,进而细化为具体的观测点和评定标准。
另一方面,否决性指标作为课程选拔的基础条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鉴于否决性指标的量化和直观评价特点,本文将主要聚焦于评议性指标的详细要求与分析。

授课教师团队
2023年,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评估中,新增了“授课教师团队”这一重要维度。这一标准强调教师在课程的构建和执行中扮演的核心角色,以及课程团队的组织结构和专业能力。教师队伍要求具备优秀的师德和教学能力,以及熟练的数字技能,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这一维度进一步细分为两个二级指标:“团队构成与要求”和“团队教学与建设”。
在“团队构成与要求”中,强调团队的结构应合理,课程负责人需要具备副高级以上的职称。专业课团队的主要成员中应包括具备实践和理论双重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且团队的主要成员要与课程平台上显示的人员保持一致,并配备必要的助理教师。
而“团队教学与建设”则要求教师团队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在教学能力、成果上要有显著表现,且需获得相关教学奖励。这些要求确保了教师团队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性和效果。
课程设计
它强调课程需要体现其科学性和教育性,同时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这一维度要求课程不仅要贯彻思政教育,还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并合理规划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此维度下设有“课程定位与目标”和“课程结构与内容”两个二级指标。
在“课程定位与目标”方面,课程应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明确课程性质,并与相关课程有效衔接。课程目标应具体、清晰,易于评估和测试。公共基础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素养;而专业或技能课程则应侧重于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对于“课程结构与内容”,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能够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公共基础课程应及时更新,反映新的知识点;专业或技能课程应紧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职业的发展,涵盖新技术和新标准。
此外,课程内容应涵盖行业企业的参与,紧密结合专业领域的职业岗位要求,并有效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整体而言,课程内容需完整、结构合理,逻辑清晰,学习单元的划分和教学时间的分配应合理有序。

课程建设
它强调课程的完备性、多样性和规范性。这一维度要求课程信息全面,资源丰富且多样,管理体系健全,并且在课程版权和知识产权方面有明确的处理机制。该维度包括三个二级指标:
“基本信息与规范”、“资源建设与应用”和“课程管理与保障”。
“基本信息与规范”指标要求课程页面上的信息必须完整,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团队、教材使用情况、辅助学习材料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页面的布局应合理,信息量适中,色彩搭配协调,并且导航要清晰易懂。此外,所有使用的语言、文字、图片和地图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在“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强调课程资源主要由自主设计和开发构成,以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这些资源应全面覆盖课程内容,满足教学和学习需求,同时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和行业的最新发展。资源种类丰富,包括视频、动画、虚拟仿真、演示文稿等,至少30%的资源应为动画、视频、音频或虚拟仿真等类型。
最后,“课程管理与保障”指标要求建立完善的在线课程管理体系和机构。这包括出台具体的在线课程教学管理办法,规范课程选用、教学、评价、督导和学分认定等环节。同时,需要有支持在线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激励制度,并提供必要的人力和财力保障。此外,还需特别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所有使用的教材和资源合规合法,符合教学需求。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一个关键的维度,主要强调课程的有效执行和创新能力。这一维度要求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安排要科学合理,教学活动全面且高效,同时要实现多元化的学习考核和评价,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它包括三个重要的二级指标:“教学组织与安排”、“教学活动与过程”和“学习考核与评价”。
在“教学组织与安排”方面,强调要围绕学习任务细化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进度和内容。教学设计需科学且具有创新性,注重课程导入的有效性,确保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讲解全面准确。同时,教师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等,确保教学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于“教学活动与过程”,要求教学活动完整且有效,教学过程可以追溯,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在线学习或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实现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此外,应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如在线测试、即时反馈、作业提交和批改等,促进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深入互动和协作。

在“学习考核与评价”方面,要求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包括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等。通过大数据的信息采集和分析,全面记录和跟踪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与学习过程,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同时,不断完善和调整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有效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
应用效果
"应用效果"作为一个关键维度,凸显了课程的实用性、安全性和示范性。该维度分为三个二级指标:教学效果与反馈、技术支持与服务、课程示范与引领。
在“教学效果与反馈”方面,重点是评估学生对在线学习方式的适应性、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对课程的积极参与度。此外,评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教学团队的协作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整体满意度。
对于“技术支持与服务”,要求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管理,确保活跃用户比例高,有效预防在线学习中的不当行为,如刷课、替课等。同时,强调课程平台的信息安全和多平台兼容性,以及对用户数据和课程访问数据的透明管理。
在“课程示范与引领”方面,评估课程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上的领先性和示范作用,特别是其在推广和影响其他教育机构方面的能力。此项指标还考量课程的用户活跃度、应用效果以及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课程创新
“课程创新”被确定为一个核心维度,这一维度突出了课程的创新性、前瞻性和领先性。这项指标要求课程不仅要展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还要符合专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并有效应对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关键挑战。课程需要在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改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展现显著的创新。
在这一维度下,课程要求展现出原创性和实践效果,如能提供双语教学资源,并实施双语教学。这些要求确保了课程不仅在理论上前沿,而且在实践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影响力。整体而言,“课程创新”维度强调课程必须在职业教育的各个方面持续创新和进步,以保持其在教育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申报书,请在案例智库查看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