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比赛决赛的关键拿分点
在教学能力比赛中,教学实施报告现场汇报是决赛中的关键环节,这一步关系到能否拿奖。那如何在这个环节拿高分呢?
一、比赛流程与要求
根据比赛方案,决赛分为两个环节:课堂教学展示和综合素养展示。在综合素养展示环节,参赛教师团队需要在决赛现场介绍教学实施报告并进行答辩。具体流程为:
1.团队成员在8分钟内简要介绍教学实施报告的主要内容、创新特色。
2.团队回避,评委现场命题并出题。
3.团队回答4道问题,每位成员至少独立回答1题,总时长不超过10分钟。前两题从题库中抽取,后两题由评委根据参赛课程及专业特点现场提出。
可见,汇报展示是决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赛团队要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汇报任务,全面展现教学实践成果,这对参赛成绩有着很大影响。

二、汇报重点与策略
(一)内容组织
亮点突出。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抓住报告的核心要点进行重点呈现,突出教学设计的创新性、教学实施的实效性、教学反思的深刻性等方面的亮点。
逻辑清晰。梳理教学实践的脉络,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效果评价-反思改进的思路组织汇报内容,做到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举例说明。围绕教学方法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教学开展等方面,选取典型案例予以分析说明,增强汇报的说服力。
(二)演示文稿设计
内容提炼。对教学实施报告进行提炼与可视化呈现,通过关键词、图表等方式将核心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
字体字号。采用醒目的字体,字号不宜过小,确保评委能够清晰看清。
版式色彩。版面布局要简洁大方,色彩搭配要与参赛内容相呼应,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动画效果。
动图视频。适度选用能够反映教学过程与效果的动图视频进行辅助说明,视频与PPT的衔接要流畅自然,控制单个视频的时长和总数量。
(三)语言表达
口齿表达。注意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把握语速节奏,讲话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肢体语言。注意与评委保持眼神交流,适时使用手势等肢体语言加强语言表达效果。
时间控制。对照计时器,把握汇报节奏,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汇报,不能出现严重的超时。

三、注意事项
1.PPT文件不宜过大,避免出现播放卡顿。建议提前多次演练,确保流畅顺利。
2.现场要注意调试话筒和投影等设备,做好充分准备。
3.多人汇报时,要事先明确分工,相互衔接好,体现团队的默契配合。
4.在答辩环节,要认真倾听评委提问,组织语言进行针对性回答。对评委的意见建议,要虚心听取。
四、案例说明
以《建筑CAD》课程为例,PPT文稿设计和汇报环节是这样组织的:
开场,播放一段30秒的动画视频,通过三维建模演示本课程的教学亮点,并配上解说词"本课程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将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吸引评委眼球。
第1部分,快速带过前期的教学设计环节,重点放在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的课程模式创新上。汇报教师配合PPT动画,生动介绍项目教学的"六步工作法",即接收任务-准备设计-方案制定-编制文件-交付验收-绩效考核,突出学做合一、理实一体的教学特色。
第2部分,选取"多层建筑设计"项目进行重点展示。呈现项目推进的各个环节及教学组织情况,并穿插2-3个精选的教学实录视频片段(每个约20秒),生动再现项目教学的过程与师生互动,让评委直观感受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第3部分,利用图表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进行可视化呈现。一是以柱状图对比项目实施前后学生的技能测试得分,二是展示学生工程作品、获奖证书等,佐证教学效果。
第4部分,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项目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教学的思路和举措,如引入BIM技术、校企联合开发项目等,体现反思的深度和改进的针对性。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