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分不清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策略,一招教你分清

4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有部分老师分不清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策略,经常将它们混为一谈,导致在教学设计中,出现"东拉西扯",甚至在撰写教学实施报告时"偏离主题"。那这二者有什么区别?该如何准确把握和运用?

01何为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设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和。它根植于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统领全局,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长远性。教学策略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基本属性、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情特点……统筹兼顾,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策略。

 内容图片

常见的教学策略有:

1.目标导向策略:强调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2.问题探究策略:强调以问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

3.自主学习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4.合作学习策略:强调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5.任务驱动策略:强调以任务为抓手,在"做中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门课程的教学策略经过精心设计后,往往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02何为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过程是将教学策略付诸行动的过程,是教学活动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动态呈现。它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涵盖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学实施过程更强调可操作性,更贴近教学一线,体现了教学策略"落地"的结果。

 内容图片

以"情境导入-讲授新知-巩固练习-活动拓展-效果评价"这一常见的教学实施过程为例:

1.情境导入环节,呼应了目标导向策略,营造情境聚焦学生注意力,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2.讲授新知环节,体现了目标导向、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等策略,围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3.巩固练习环节,运用了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加深知识理解,提升实践能力;

4.活动拓展环节,落实了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策略,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5.效果评价环节,则全面检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下一步教学改进积累依据。

可见,教学实施过程是将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细化、具体化、结构化的"操作程序",是教学策略的忠实践行者。

03教学策略与教学实施过程,孰轻孰重?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脱离教学策略指导,教学过程就会迷失方向;离开具体的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就成了"纸上谈兵"。

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路决定出路,策略引领过程"。

科学的教学策略,能使教学过程环环紧扣、有的放矢;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则让教学策略在课堂生活中熠熠生辉。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教师学会运筹帷幄:立足学情、着眼全局,选择切当的教学策略;更

要亲力亲为:根植课堂、精耕细作,不断打磨教学过程。

区分教学策略与教学实施过程,不是为了割裂二者,而是为了加强融通,使之相得益彰。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布于:2025年04月01日 10:49: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