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图的绘制真的不难!
在教学能力比赛中,教学目标图是很重要的一张图。教学目标图可以直观地呈现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应对措施,是深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策略的关键所在。那么,一张规范的教学目标图是如何画出来的呢?
一、明确图的构成要素
顾名思义,教学目标图主要包含三大要素: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常我们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三者有机串联,突出逻辑关系。在实际绘制时,要确保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二、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科学系统的目标设计是高质量教学的前提。在当前素质教育理
念下,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即"三维目标"。具体来说:
知识目标对应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常用"了解""掌握""熟知"等动词描述;能力目标对应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技能,常用"能完成""能分析"等动词描述;
素质目标对应学习过程中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如劳动精神、职业素养等,常用"具备……素养"等描述。

当然,三维目标的设计还要符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遵循科学性、针对性原则。
以中职语文课为例,教学目标应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学科素养展开。
同时,还要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岗位能力需求确定。每个维度通常设计3-4个目标,确保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找准教学重点难点有了教学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二者看似相近,但侧重点不同:
教学重点主要依据课标、教材内容和岗位工作任务确定,凸显教学内容的核心要义;
教学难点主要依据学情分析确定,针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已有基础,预判学习障碍。比如在教授应用文写作时,教学重点可能是文种特点、写作要求等,教学难点可能是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制定有效解决策略找出教学重难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攻克难关、化难为易。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形成"备考研"三位一体的备课流程。具体可包括:
重点内容要让学生牢牢掌握,可采取思维导图、画线索图等方式梳理知识脉络;
难点问题要多角度分析根源,可借助比喻、示范、练习巩固等方式加深理解;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精准呈现重难点;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增强知识获得感和成就感。
以上就是绘制教学目标图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归根结底,教学目标图的绘制要严格依据国家课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分析教材、学情、资源,突出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实践性、创新性,最终形成一个"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得当"的整体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