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比赛中如何写好“学情分析 ”

10 阅读
0 点赞
0 推荐
来源:其他

按照教学能力比赛文件的要求,通常会把学情分析分为知识和技能基础、认知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特点三个内容。这一部分内容通常是文字+数据说明,不需要太多文字,只需高度概括即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数据支撑。


最好是把能够详实反映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的数据图放进来, 能够准确地预判教学内 容的展开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就可以了。学情分析层次不清晰, 或者没有具体 的教学数据支撑。而缺少任何一点都会成为扣分点。建议用图形来统计学生的学习数据, 以达到清晰直观的视觉效果, 比如雷达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


在写三部分前,我们必须明确授课的对象,采用了哪些工具进行数据的采集。像是问 卷星、评估系统或者访谈等。在比赛中,获得高分的材料本质上是踩到、踩全了得分点。 因此,我们要先了解这部分的得分点是什么。


在教案和教学实施报告中, 学情分析在表述形式上差异不大, 内容都是这几点。教案评分标准中对学情分析部分的要求描写更加详细,我们以此为例。


1. 知识和技能基础


主要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主要阐述学生经过先前课程学习, 已经掌握了哪些 知识和技能,还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查、考试成绩等方式,得 出精准的数据, 并以柱状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材施教。


在表述上可以是: 已经初步了解/掌握了 ……知识,测试均分超过 ……分;具备了 …… 基本技能/能力,但较为薄弱,测试均分低于 ……分;还欠缺 ……知识/技能。


以职业英语课程为例,知识和技能基础的内容就可以这样写:学生已具备基础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商务术语知识, 熟悉职场英语的实际运用技巧, 词 汇量和术语掌握能力达到了80%,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和高级商务写作方面的能力尚需加强。


2. 认知和实践能力


这一部分主要阐述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技能强项及技能薄弱之处。我们可 以对职业岗位的生产行为进行分析, 比如学生能熟练运用某种专业工具; 具备对于某项专 业实践的信息化素养和基础认知;还欠缺哪些实践机会和能力。从而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 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汽车维修与保养课程为例, 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内容就可以这样写: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部件的检查与维护, 具备汽车维护的基本素 养和认知基础。但在处理复杂故障诊断、高级电子系统的维修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方 面存在技能短板, 缺乏汽车维护的实践经验, 学生习惯于模仿操作,创新思维有待提高。


3. 学习特点


这部分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模式和行为习惯、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 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问卷调查、与学生交流等方式, 了解她们对新 知识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从而采取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来 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喜欢图文视 频等直观的学习形式等。在不足上, 可以写小组协作能力不够、注意力维持时间短、不敢 或不善于表达等。


以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为例, 学习特点的内容就可以这样写:


学生思维敏捷,对新媒体和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对视频和图像资料反应热烈, 善于 接受新鲜事物。学生在学习方式以及喜爱的学习资源上存在差异。 80%的学生偏好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互动学习方式, 8%的学生更倾向于传统的理论学习。 92%的学生喜欢 仿真软件, 66%的学生喜欢视频类资料。


学情分析的“信息化 ”体现在对学生信息化素养的分析上,也体现在教学数据的收 集方式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工具的数据收集、分析功能, 或者线上调查问卷等方式, 得出客观的教学数据,体现出信息化教学这一特点。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教学能力比赛的相关知识,欢迎常关注众师云平台的教师社区,更多内容尽在社区。

发布于:2025年03月20日 17:01:5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